“今年7月,南京发生疫情,某社交平台上出现一个视频,说因为全员检测产生大量人群聚集,有二次疫情传播的可能。经过我们新引擎的搜索对比,发现该视频拍摄的实际是美国NBA比赛场外的人群聚集。”
在今天(11月24日)早上的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技术论坛上,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展示了这样一个有关疫情辟谣的案例。
案例中提到的“搜索对比引擎”,是人民日报传播内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人民网旗下的人民中科公司共同发布的跨平台、跨模态搜索引擎——“白泽”。
“白泽”用视频截图加上人群聚集”这个关键词进行了包括境外网站在内的全网搜索,才找到了其真实的内容的源头。“同时,我们也可以做到用视频来搜视频,用图片搜文字,用视频来搜文字等。”叶蓁蓁说。
作为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本次技术论坛以“创新:技术赋能”为主题,汇聚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网络媒体前沿技术项目等内容,上述的“白泽”,就是其中之一。
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正在演示“白泽”
为什么“白泽”能够很快分辨出新闻的真假?答案在于它创新的搜索模式。叶蓁蓁介绍说,传统的搜索引擎都是靠单一要素,如图片、文字等特征来进行搜索,而“白泽”能够实现“跨模态搜索”,将多个要素结合起来。
“白泽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神兽,熟悉人世间的一切妖魔鬼怪,所以能够捉妖。我们这个系统也是要在内容安全领域去发现各种‘妖魔鬼怪’。”叶蓁蓁说,白泽系统上线后,不仅会应用在内容审核、新闻辟谣上,还能用在规避版权问题、帮助内容匹配等多个方面,成为媒体内容风控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