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新华社英文频道用4分多钟报道贵州一个村茶旅一体化发展

动静
1571637360
积分商场

昨天,新华社英文客户端以”茶旅振兴金花村”为题,用4分23秒报道了湄潭县金花村通过发展茶旅一体化,不仅富裕了百姓、丰富了村民生活,还为革命老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报道内容如下: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已经种茶上千年。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湄潭县金花村,近年来,当地通过茶叶种植给村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也为曾经是革命老区的土地注入了活力。

凭借温暖的温度和高海拔,在贵州,金花村这个仅有890公顷的村庄每年要卖出茶叶超过350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而金花村已经让超过2500人摆脱贫困。

金花村位于云贵高原,拥有得天独厚的种茶好条件,但是,受制于经济的发展,这里的茶产业一定程度上发展得很晚。仅仅在几年前,湄潭决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进一步支持茶产业发展。过去,茶产业在湄潭多以私人种植为主,然而,曾经的这种一定区域内的分散种植,现在已经演变为高度集约化生产,

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学辉介绍,在湄潭县,现在整个茶园面积已经达到6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就有58万亩之多,截至目前,湄潭茶叶产量达到6.77万吨,直接产值48亿元,茶产业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

茶产业不仅帮助人们摆脱贫困,而且还奠定了茶旅一体化的根基。

金花村党支部书记冯燕青介绍,金花村是茶叶专业村,之前金花村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从十九大开始,金花村就把茶叶和旅游融合起来,茶旅一体化发展。

长期与茶相处的村民,现在开民宿、经营餐厅、卖手工艺品,这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过去在茶园工作的金花村村民志琴,现在很擅长制作既时尚又耐穿的草鞋。说到草鞋的制作,志琴想起了长征的故事,当年穿着草鞋的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艰难的时代,草是唯一可以用来制作鞋的材料,但是,现在经过改良,手工制作的草鞋已经成为了商品,成为很多年轻人穿着的单鞋,为当地村民赚得了不少收入。

草鞋已经成为那个艰难岁月的象征,长征精神也在金花村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茶叶已经把金花村从一个传统的村庄转变为了一个旅游景点,比如七彩部落,就是村庄里富有活力的生态公园,色彩各异的房子坐落在茶园的缓坡上,因为背靠大山,这片房子在茶海里很是耀眼,就像一副水彩画。

在七彩部落,你可以在奶茶吧里放松购物,享受当地美食,生态公园外的人流显示着它的受欢迎程度,金花村的民宿产业提供了一个美丽而安静的环境,如果你是茶叶疯狂爱好者,这里会给你一个更好的体验。

茶旅一体化,不仅仅增加了人均收入,也丰富了村民的生活。

据了解,贵州省湄潭县金花村现在已经成为湄潭农村综合改革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和茶叶专业村。2018年,该村全村人均收入达18800元,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盈利260万元。

目前,新华社的这条新闻,在脸书上的互动量已接近8万。

相关链接:

Tea tourism vitalizes Jinhua village, SW China's Guizhou

记者

张枥丹

编辑

兰杰欣

责编

孔薇

编审

陈薇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