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三支队伍”零距离服务企业》
近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6家企业荣获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之一的贵州煜滕煤炭行业大数据信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三支队伍”是“大功臣”。
今年以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紧紧依托党员“包保队”、科技“特派队”、人才“专员队”“三支队伍”建设,将政务服务前移到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变开门服务为上门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针对95个在建项目、24个新建项目和31家企业,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组建119支项目工作“包保队”,定期深入项目、企业查看组织建设、项目推进、生产运营等情况,建立涉及组织生活、政策咨询等方面的问题台账,推动解决系列问题。
“我们与贵阳学院合作共建,遴选16名优秀专家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据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科技“特派员”推动3家企业获得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家企业获批成立市级专家工作站,1家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
同时,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选择64家重点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组建人才“专员队”,建立“四级专员”责任制,结合行业主管部门“进企业、访人才”活动和人才在就学就医、住房保障、生活服务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开展“点对点”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到企业宣传人才政策156次,为60余名高层次青年人才解决住房问题,协调帮助申报项目6个。
《打造引擎引领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以“五个规范化”为抓手,围绕“扩大覆盖、发挥作用、强化保障”攻坚发力,打造“三+三”红色引擎,激活非公党建新动能,推动非公党建与经济发展双促双赢。
“‘三+三’即建立‘三项机制’,优化组织体系;创新‘三项举措’,完善组织形式;突出‘三重保障’,整合组织资源。”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带头包保的责任机制、层次清晰的管理机制、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有助于常态化跟进企业动态,全覆盖摸底非公经济组织,帮助企业解决申报贵阳市首批专家工作站、协调员工住房等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为了推动由形式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积极搭建党员教育实践平台,开展喜迎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严格实行党建指导员派出单位资金、项目、责任“三个捆绑”,帮助企业办理一件实事、参加一次组织生活、讲授一次党课、培养一批积极分子、协调企业提供一个就业岗位;精心培育孵化非公党建品牌,指导贵州华夏骨科医院先后深入全省240余个社区、学校、企业,志愿服务人数1.5万余人次。
“资金保障是开展好党务工作的前提。”贵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经济区吉源驾校党支部书记表示,2021年,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累计发放党建工作经费7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