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余的贵州札记》专栏继续推出新玩法。贵州学者余未人自写自录,用文字和音频立体呈现她对文化的思考。
兄妹成婚,今人很难理解。可在人类历史上,远古时期,却真是那样。
妹妹乃汪,也与哥哥簪汪一样长大成人。按照远古习俗,是兄妹二人结成夫妇。关于兄妹成婚这种血缘婚,在中华各民族的古老话中,都有传说,还有详尽解读。华夏民族关于始祖伏羲和女娲的传说,是最有力的印证。天塌了,女娲曾经登上昆仑山,炼五色石子补天,又杀死了兴风作浪的黑龙,让人类安居乐业。后来,洪水泛滥,伏羲和女娲兄妹俩躲进大葫芦,躲过了劫难,然后兄妹成婚,繁衍人类。
《簪汪传》
有文字记载的,是唐朝末期李元的《独异志》,书中写道:“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意思是说,远古宇宙最初形成时,只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生活在昆仑山上,发誓:“老天若让我兄妹二人结为夫妻,两缕烟得合为一股;若不,就让两缕烟散开。”两缕烟瞬间合拢。女娲即来嫁与伏羲。这在中华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有体现,根脉相通,枝叶各异。
这时,簪汪乃汪的父母打算对兄妹开口说出拟将二人婚配之事。父亲蝾瑟蟒找来长子簪汪,将天朝礼仪细细叙说,又将天朝之理一一告诫,点点滴滴最终都归结到兄妹必须成婚。簪汪字字句句听进耳里,他先是不动声色,却没法让这话扎进心中……簪汪终于隐忍不住,一声大吼,山摇地动,充分表达了自己绝不愿意与妹妹婚配之意。
獭蹙则以母性的温柔,苦口婆心去劝说乃汪,说天宇大地之中,乃汪的最佳夫君就是哥哥簪汪,天下没有别的人了,除簪汪外,乃汪再也无缘婚配。如若天下还有人,也绝对不及簪汪哥哥。乃汪边听边落泪,她喜欢哥哥,崇敬哥哥,但从没想过要与哥哥结为夫妇。在她看来,兄妹与夫妇是两种不能混淆的关系。
《簪汪传》故事插图 周予篆 画
簪汪乃汪兄妹俩在婚姻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前卫的。可是。父母恪守古规,对此绝对不能容忍!父母使出家长的权威,不让二人吃饭、不让二人入眠,将兄妹赶出家门。这种观念之异特别对立,超越了亲情。
簪汪出逃了!
乃汪出逃了!
乃汪在这个浑沌天地中流浪,这是她从未经历过的艰辛。她只得忍饥受渴。走啊走,不知走了多少路,双脚打起水泡,又磨破了皮肤。她反反复复思虑,哪怕受尽皮肉之苦,还是不能回去嫁给亲哥哥……年轻美丽的乃汪来到一棵枝叶亭亭的大树脚,这是一棵青梅树,一树青梅点头微笑,在招迎她。乃汪三脚两步上了树,一颗接一颗吃着水汪汪的青梅子,顿觉心旷神怡。亲爱的青梅,救命的青梅!乃汪忘乎所以,眼前的劫难似乎退去了,往后的日子也不去思量,时光已在此刻定格。
簪汪也走出了家门,四下浪荡。他腹中无食,饥肠辘辘,口唇皲裂。这时,青梅树正好印入了他的眼帘。他什么也没想,一个箭步蹿了上去,摘下几枚果子,还没入口,就似有甘泉润心。他突然看见乃汪妹也在青梅树上,自己就攀上了另一枝。
《簪汪传》故事插图 周予篆 画
簪汪乃汪兄妹二人还来不及打个招呼说话,一直远远盯着儿女行踪的母亲獭蹙,就从远处风驰电掣般地梭到了青梅树下。
獭蹙发出母性最柔和的声音:“你二人既是离家出走,不愿结为连理,为何栖于同一棵树上?”
兄妹二人竟不知作何解释。
簪汪想了想说:“我水米未进,口干舌燥,见这里有棵青梅树,我就上来了。这才看见,妹妹也在树上。”
乃汪一见母亲,就摆脱不了撒娇的口吻:“阿妈呀,要是没有这棵青梅树救命,我都饿死、渴死了!”
母亲獭蹙微笑:“青梅树岂止是救命树!”
苗族传说将青梅树说成是联姻树。在汉文化中,也有成语典故: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干行》描写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跋涉数百里远路迎接丈夫。诗的开头:“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还有“青梅竹马”的成语。
母亲獭蹙又道:“你们若是不愿结为连理,为何爬上同一棵青梅树摘青梅?这是阿妈亲眼所见,眼见为实话为虚!”
簪汪极力争辩:“我们各摘一枝梅,我们没有在一起!”
母亲獭蹙说一不二,斩钉截铁:“你们所栖的正是连理枝!”
兄妹俩一惊,面面相觑。
《簪汪传》故事插图 周予篆 画
母亲獭蹙道:“青梅树是最好的媒人。我现在就请青梅树,给你们俩来证媒!”
这时,青梅老树也开口了,苍劲的嗓音在天地间轰响:“在这浑沌天地里,就只有你们的父亲蝾瑟蟒和母亲獭蹙,加上你们俩。其余再也没人烟!天意要成就你们俩为夫妇,繁衍子孙后代,这是不可违抗的!”
在历代歌师的唱诵中,天意就是最权威的定论,兄妹俩已经再无回旋余地。歌师们也没有去探寻其间更细密、更繁复的思虑,就直接唱出兄妹成亲了。
这就是人类社会最早发展阶段的血缘婚,它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一种婚姻形态。
《簪汪传》故事插图作者简介:周予篆,女,20岁,贵阳人。现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插画专业三年级。上高二时,曾为余未人著《远古英雄亚鲁王》绘制插图20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