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珠江奔流,乌江奔腾!粤黔两省在东西部协作方面共同谱写了哪些美好篇章?在贵州、广东、上海、湖北、甘肃五省市台2022年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奔向梦想的征程• 我们这十年》中,本台记者专访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胡爱斌。
问:胡秘书长,广东长期以来给予贵州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的大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和贵州在粤黔协作方面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粤黔两省对口协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已历时26载。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深圳市、广州市先后对口帮扶贵州省毕节市、黔南州。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把东西部扶贫协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全力助推毕节、黔南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这期间,粤黔两省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相互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推动粤黔扶贫协作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以来,广东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3.5亿多元,发动广东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折价金额114.94亿元。选派党政干部129名、专业技术人才近4400人到毕节、黔南挂职帮扶,帮助引进广东等东部企业288家,实际投资金额164亿多元。帮助19万多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在这期间,贵州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广东通过推进扶贫协作,助力毕节、黔南两市州1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281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23.09万人。脱贫攻坚战中,广东和贵州在扶贫协作方面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助力贵州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共同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问:广东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真金白银支持贵州脱贫攻坚,有力助推了贵州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过去十年,粤黔协作探索出了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模式?这些经验和模式对于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具有怎样的影响和意义?
过去十年,广东、贵州按照中央要求,结合两地实际,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出不少有效做法和经验。
在产业合作方面,实现“四加”融合。两省围绕“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深化紧密型协作,实现产业深度融合。
在劳务协作方面,实施“四项工程”。两省携手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乡村工匠”职业教育培训,打造劳务协作品牌,促进高质量就业。
在人才交流方面,拓展“四类帮扶”。广东在结对帮扶、组团帮扶的基础上,推动人才支援方式向“兵团”帮扶、“集团”帮扶拓展,发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带动作用,助力提升协作地区公共服务水平。
在园区共建方面,坚持“四措并举”。将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经验推广到粤黔协作中,协同贵州成立产业联盟、协商政策安排、完善运作机制、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建设“一县一园”。
在社会参与方面,做到“四个结合”。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公益相结合、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相结合、中央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相结合、输血帮扶和造血发展相结合。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去年广东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帮扶资金4.41亿元,发动广东415个村(社区)、1033家企业、354个社会组织结对帮扶贵州2302个原深度贫困村。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在新阶段粤黔东西部协作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