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AI遇上代表委员,会碰撞出什么场景?今天,我们来看看省人大代表吴晓琳和AI共画的智能生产场景。
省人大代表、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处副处长吴晓琳介绍,本次两会她最关注的是数字化平台建设和智能化产线建设。
本台记者:吴代表,这张AI图片是您想看到的未来的一个图景吗?
省人大代表、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处副处长吴晓琳
省人大代表、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处副处长吴晓琳说,这张图片所展现的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场景。这应该也是我们未来制造业所追求的一个发展前景。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航天控制每年的研发投入不少于营收的7%。然而,吴晓琳发现,企业在生产流程智能化数字化上仍存在短板。
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特级技师 刘书贵
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特级技师刘书贵说,比如说在紧固螺钉的上面,希望用数字化的力矩扳手来量化,就不会存在每一个人力量的大小不一样。
省人大代表、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处副处长 吴晓琳
省人大代表、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处副处长吴晓琳表示,生产过程的手工工序占比是比较高的,质量管控智能化程度不够高,这也将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按照规划,到2025年,贵州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水平达到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围绕这些目标和调研情况,吴晓琳形成了“推动企业生产过程智能化数字化”的建议。
省人大代表、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处副处长吴晓琳继续说,贵州制造业的智能化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在当下阶段来说,需要通过一些数字化的手段,实现自动化的质量数据分析,各流程之间的无缝衔接、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高效协同,共同创造未来式智能化的企业高质量发展。
吴晓琳期待智能化为制造业带来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