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的发展,阳明文化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更是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
阳明文化源于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以王阳明的教义及其当代意义而广为传承发扬。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以中国儒家传统为基础,以“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大思想为主体,兼以仁政亲民在全世界学术界中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美国夏威夷大学终身哲学教授成中英表示:“在当代,阳明文化可以当作一种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的文化价值,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
据成中英介绍,从20世纪开始,西方开始对中国的古典先秦哲学有了很大的兴趣。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王阳明的著作因其启发性的思想而开始备受关注。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一些研究当中,王阳明的思想被看作是一种管理哲学,并在美国的学术界和商业界受到关注。
“阳明学派,也被称之为阳明心学在西方有了逐渐地发展,”成中英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注重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能够直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阳明的思想具有后现代性特点,成中英进一步解释,后现代性的意思是他在面对难题时具备一种理性并且毫无偏见的态度,提倡的是人们个人的真知灼见和毅力。
“阳明学派的视野和活力使得这一哲学备受学术界和企业家的欢迎。”
除了欧美,阳明文化在东亚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阳明思想在16世纪初传入日本,随后在日本阳明学派之父中江藤树的推动下不断发展。
虽然起源于中国明代,日本阳明学派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自己的特色,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文学部教授邓红介绍说。
邓红表示,日本阳明学派对于明治维新有一定的影响,当时许多重要人物据说都学过阳明学以阳明学来锻炼心胆,实践知行合一。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兴起过一场名为“阳明学”的运动,旨在对内涵养日本国民精神、高扬日本国民道义。
邓红说:“阳明学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有很大的功劳,在国民道德建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现今在民众启蒙和企业伦理教育的群众性实践活动方面,也还有学习借鉴的余地。”
在16世纪,阳明学传入朝鲜,随着一些翻译著作而不断发展。
据韩国忠南民大儒学研究院院长金世贞介绍,朝鲜阳明学具备着“开放性”“主体性”“创作精神”“实践精神”和“爱民意识”的特点。王阳明也是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当今教育也有许多借鉴意义。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教育有着很大的贡献,”金世贞说,这一思想也对当今韩国在教育中如何平衡学知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着借鉴意义。
“我认为阳明思想的精髓‘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应当好好活用起来,作为解决当今韩国人性教育领域出现的‘知行脱离’问题的教育方法。”
金世贞表示:“中韩两国都受儒教文化影响,从古至今, 两国一直维持了包容和合作的关系。”
“在儒教传统内,阳明学是以相互交流和尊重为基础的共生共荣的标志。因此,阳明学是两国交流的基本准则。”
作为龙场悟道的发源地,修文县自1999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六届国际阳明文化节,在全球学者与官员中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