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潮来袭
多地“蹦极式降温”
在寒冷的冬日
很多人都会来一顿
热气腾腾、滋滋冒油的烤串
其实,烤串不仅是当代不少人的最爱
早在2000年前
古人就已经将烤串“玩出了花”
陶灶彩绘上的三位女厨
一位正在烤肉串
一位在切肉块
另一位正往扦子上穿肉
三人分工明确、全神贯注
陶灶是汉代墓葬里
较为典型的随葬品
汉代随葬品主要用于
还原逝者生前的日常
显然撸串直接影响
汉代达官贵人们幸福感
古人对撸串有多爱?
大约60万年前
北京猿人便开始吃烧烤
孟子曾经曰过:“脍炙哉!”
因此才有了成语“脍炙人口”
“人人都爱吃切成小块的烤肉”
《礼记》载:“炙,贯之火上也”
意思是说
将肉穿在棍状实物上
不停转动可以遍烤
这应该就是古代烤肉串的原型
帝王和神仙谁更爱撸串?
春秋战国时期
烧烤是祭祀的供品
更是贵族阶层最爱的高级料理
秦汉以后
烧烤开始大量流行
汉高祖刘邦“常以烧烤鹿肝生肚下酒”
可见连帝王之尊也需要撸串来治愈
烤串技术在汉晋时期不断发扬光大
逐渐成为美食界的“顶流”
汉代甚至刻画了
用烤肉串供奉西王母的图像
“烤串”也有学术专著?
《齐民要术》“炙法”篇记载了
烤肉串、烤肝串
烤丸子串的主料如何选择
腌渍调料怎样组配
古人不仅撸遍猪牛羊
就连鸭鹅鹿也不放过
甚至专门强调
鸭要选“肥鸭”、鹅则选“极肥子鹅”
撸串之风贯穿整个汉晋南北朝
及至隋唐
撸串儿的网红热浪才终于逐渐退去
陶灶究竟出身几何?
陶灶的发现地河北省蔚(音yù)县
古称蔚州
更早则有另一个名字——“代”
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和河套文化在此汇聚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这里冲突交融
蔚县因此被称为“中华文明三岔口”
蔚县有多达22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誉为“地上博物馆”
蔚州博物馆
拥有一万多件馆藏
是全国县级博物馆中
当仁不让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