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从稻香入鼻开始扯,扯到一本谈“人类社会的命运”的书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599874320
积分商场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白露刚过,鄙人供职的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照例推出一场线上节气活动。秋风渐起,按照农时来说,已是新稻上市的季节,活动名称也就命为“稻花香里说丰年”,出自辛弃疾《西江月》那首著名的词。

城市里长大的朋友,很难体会所谓“稻香”是何感觉。我以前因为工作缘故,出差多,下乡多,对此倒不陌生。

上周到重庆去,参加一个书院建设的研讨会,选址在离朝天门码头一个多小时船程的广阳岛上,当地政府斥资在这方圆十平方公里的岛上打造生态空间,一片田园风光,适逢稻熟时节,大片稻田入眼金黄,灌浆饱满,稻穗低垂,风来真有香气入鼻也。

游客不少,看来都是周末特地来感受一下何谓丰收季节的。

朋友老谭,本是城市人,在贵阳城郊务农为业,前些年老去他那玩,最爱的也是这个时间段,去了有新米食,饱啖之余,还要顺带拿些回家,快何如也。

这几年工作忙,难得做次饭,家里存米一向不多,即或有,也放置柜中,偶尔用一次。春节后遇到疫情,整整做了两三个月饭,一日三餐,顿顿不落,这才发现,米的消耗还真是不少,尽管我煮饭向来按斤掐两,几乎不浪费一点粮食。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也是在疫情期间,重读了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的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书中详细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粮食驯化和生产的情形。作者写到:“有些地区的粮食生产完全是独立出现的,在其他地区的任何作物或动物来到之前,许多本土作物(在有些情况下还有动物)就已驯化了。目前能够举出详细而又令人信服的证据的地区只有五个:西南亚,亦称近东或新月沃地;中国;中美洲(该词用来指墨西哥的中部和南部以及中美洲的毗连地区);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可能还有亚马孙河流域的毗连地区;以及美国东部。”

而在中国,最早独立驯化的粮食就是稻和黍。根据作者列出的表格,其起源不迟于公元前七千五百年,历史堪称悠久。而毫无疑问的,这些率先发展出农业且优势明显的地区,在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上,也具备了领先一步的明显优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得益于稻米也多矣。

此外,豆类之功也该特别提出表彰,因为,根据戴蒙德的研究,稻米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如果没有豆类——也就是中国传统五谷中的菽的补充——在肉食不足的前提下,可能会产生一些营养上的重大问题。

此书谈及的另一个特别有趣的结论是,“我们在现代没有能驯化甚至一种新的重要的粮食植物,这种情况表明,古代人也许真的探究了差不多所有有用的野生植物,并且驯化了所有值得驯化的野生植物”。不单植物,驯化动物的情形也是如此。

抄书至此,告一段落了。此书我初读大概在2002年左右,重读依然精彩无比,借此机会,乐为诸位读者荐。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李佳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