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农商联动公司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内,各种蔬菜被有序摆放,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分拣、清洗、加工、制冷、包装等工作。
产业兴,则百姓富。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毕节市七星关区始终坚持“产得出、卖得掉”的发展理念,努力在产销对接上下功夫,通过一系列举措,保障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为了带动当地村民脱贫增收,毕节市七星关区多措并举做好产销衔接,建立利益联接工作。当地首先由毕节盛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统收、统销的方式,开展本地农产品收购、销售工作,并在全区32个乡镇学校实现营养餐、团餐配送全覆盖。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商联动发展有限公司陈凤清副总经理介绍,农产品销售不畅是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把市场需求和农产品的订单送到各合作社,由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生产,确保农户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直接销到市场上。
目前,七星关区抓好“七进”的产销措施,进学校、进食堂、进医院,校农结合,为菜农和市场主体提供农产品生产、配送、加工“一条龙”服务,切实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菜农解决销售问题,实现“七进+N”单位、菜农、公司互利共赢。充分利用资源,占领本地市场,为贫困地区产品的销售提供基本保障,其次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毕节配送中心基地,将产品销往沿海城市,实现产销对接。
下一步,七星关区将持续引领蔬菜产业进行结构优化,满足市场需求,更大限度地保护农户的利益,推动蔬菜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