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多数人了解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是从一件青铜鼎开始的。商代镇国之宝“司母戊鼎”,现已改名“后母戊鼎”,很早就选登上了初中一年级的历史课本。这件国之重器为方形,重达八百多公斤,下有四足,是王朝和皇权的象征。但其实大多数鼎原本只是普通的烹饪之器,类似于锅,最早只是寻常人家的炊具,为圆形而不是方形,下有三足,因此我们通常说“三足鼎立”,而不说“四足鼎立”。这个说法最早也不是来源三国的魏蜀吴,最早是说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秦末辩才蒯通劝说拥兵自重的韩信,自立齐王,与难分伯仲的刘邦和项羽“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贵州兴仁交乐6号汉墓曾经出土一件器物,非常像一件铜釜。圆形,盘口,沿口向内倾斜,外立高沿。外口径20.5厘米,内口径13.5厘米。束矮颈,垂鼓腹,器腹上部对称铸贴对称小环耳,器腹中部饰凸弦纹二周。残高16厘米。只看其外观,很难和古代铜鼎联系在一起。此器平底的下部,原有三足,均残损缺失。但三足的铸造痕迹依稀可辨,现还存有其中一足的根部。将器物进行线描,用虚线将足部还原,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一件盘口青铜鼎,属于秦汉时期越式青铜鼎的一种。
盘口越式青铜鼎(三足残) 兴仁交乐6号汉墓出土
盘口越式青铜鼎线描图 兴仁交乐6号汉墓出土
何谓“越式鼎”,即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一种形制比较独特的铜鼎。这种鼎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三条相对比较细的足,多为棱锥状和兽蹄柱状,并且这些足普遍呈外撇状态。这些鼎被大量发现在古代越族的墓葬中,也就是南方的百越地区,故称“越式鼎”。根据吉林大学周冰《越式青铜鼎研究》一文,越式鼎主要分为有盖、无盖和盘口三大类,兴仁交乐6号墓出土的这件,就属于典型的盘口越式鼎。器型与之比较接近的,是1976年广西贵港罗泊湾1号墓出土的盘口鼎,只是此鼎的双耳是半环形,上饰辫索纹,附在鼎口立沿外侧。兴仁交乐出土这件,则是铸造在器腹的肩部。
盘口越式青铜鼎 广西贵港罗泊湾1号墓出土
2018年,黔西南州博物馆在安龙县南盘江流域也征集到一件越式鼎,属典型的有盖类。这件铜鼎高15厘米,宽15.4厘米,半球形腹,腹肩部附铜鼎典型的长方形耳,方耳向内略倾斜。耳下方饰凸弦纹一周。圜底附三足,足外侧棱线较为模糊,微外撇。鼎盖为外插式,盖顶铸一实心钮,这件铜鼎的器壁非常薄,有明显残损的裂痕。此器与1974年广西平乐县银山岭22号墓出土的铜盖鼎器型一致,尺寸大小也相当,只是银山岭出土的腹部饰有两周凸弦纹,而安龙发现的这件仅为一周。此外,银山岭出土的越式鼎在盖面和附耳,均铸刻有夔纹,安龙这件则素面无纹饰。
越式青铜盖鼎 安龙县南盘江流域征集
越式青铜盖鼎 广西平乐县银山岭22号墓出土
贵州最珍贵的一件越式鼎出现在黔北遵义,1984年务川大坪汉墓出土,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该鼎的主体与多数越式盖鼎器型无异,半球形腹,三蹄足外撇,通高28.5厘米,口径17厘米,腹径19厘米。鼎盖外插,盖顶饰两圈凸弦纹,圆心铸环钮,可提拉。钮座铸汉代经典的对称四瓣柿蒂纹。越式盖鼎器盖外插这一特征也比较重要,因为器盖如果是内插式,容易与南方地区出土的一种三足青铜小壶混淆。此外,器腹饰有三周凸弦纹,弦纹上方,附长方形双耳,耳长5.5厘米。最特别之处,是附耳上方系有环钮活链,与扁片状两端龙首形的提梁相结。纵观越式鼎出土最集中的湖南湘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两广和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这种带有提梁的越式鼎也非常罕见。广西恭城县加会乡秧家村曾出土一件,器内底铸铭“告”字,因此也称“告”铭提梁铜鼎。但其提梁十分简单,没有连续的环钮活链,就是单纯的一根半环扁柱状铜质提梁。
越式提梁青铜盖鼎 务川大坪汉墓出土
越式提梁青铜鼎 广西恭城县加会乡秧家村出土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研究越式鼎的文章中,几乎没有提到贵州,但贵州确实有少量越式鼎的出土和发现。个人总体感觉,贵州越式鼎多多少少有一些南面广西同类型器物的影子。换句话说,就是骆越文化对贵州汉文化的影响。只不过从出土数量分析,这种影响似乎比较轻微。同时,贵州出土的这几件越式鼎,也不乏有一些细微个性的特征,如三足的比例相对要矮短一些。又如务川大坪越式盖鼎上使用的活链式龙首提梁,这种提梁经常在青铜壶上使用,而鲜见于鼎。再如兴仁交乐盘口越式鼎的环耳,非常小,铸造在器腹的肩部位置。不像多数盘口越式鼎的双耳,不仅相对比较大,而且是铸造在盘口的立沿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