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家住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格沙苗寨的6岁苗族女孩吉雪,与家人一起从缺水、耕地少、海拔高的格沙苗寨搬迁至50公里外的西秀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彩虹社区,走出大山,开启了新生活。
五年过去了,在吉雪和家人的新家园里,小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幼儿园、小学、初中、社区医院、超市等就在家旁边。原来她上幼儿园要走两个多小时山路,现在从家到学校步行不到十分钟路程。
吉雪现在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像社区里的树木一样,她的个子长高了不少。她说,她更喜欢现在的新家,因为上学、放学、吃饭、购物更方便快捷,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她。她和妹妹将一直在这里读书,直到初中毕业。
吉雪一家搬迁前后生活的变化,也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时代巨变的缩影。
↑ 12月22日,吉雪(左一)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给同学们展示自己写的英语作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2月22日,吉雪(中)与同学们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食堂里享用免费营养午餐。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2月22日,吉雪(左二)与同学们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课堂上听课。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2月22日,吉雪(左)与妹妹吉婕放学回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2月22日,老师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指导吉雪(左)画画。 新华社发(陈熙 摄)
↑ 12月22日,吉雪(中)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操场和同学跳皮筋。 新华社发(陈熙 摄)
↑ 12月22日,吉雪(中)与同学们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操场跳皮筋,身后就是她和同学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2月22日,吉雪(右)与同学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操场打羽毛球。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2月22日,吉雪(二排右一)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课堂上听课。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操场跳皮筋;下图为2018年4月22日,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吉雪背着书包经过一辆帮助搬迁的货运车。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左二)与同学们放学回家;下图为2018年4月22日,吉雪(左三)带着妹妹、堂弟妹在安置点的小区里玩耍。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跟着老师学习绘画;下图为2018年4月21日,吉雪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的老家收拾书包。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与同学们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操场跳皮筋;下图为2018年4月22日,吉雪与家人们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搬迁前的老房子前留影(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课堂上听课;下图为2018年4月23日,吉雪跟小朋友们在安置点的新幼儿园里玩玩具。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左)和妹妹吉婕放学回到安置点的家;下图为2018年4月23日,吉雪(右)和堂妹在安置点的家门前玩耍。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下图为2018年4月23日,在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的安置点幼儿园,吉雪(右)和妹妹吉婕跟着老师做游戏。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左二)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食堂领取免费营养午餐;下图为2018年4月23日,在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的安置点幼儿园,老师给吉雪盛早餐。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左二)与同学们放学回家;下图为2018年4月22日,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奶奶带着吉雪(右一)和堂姐弟一起从家里出发去乘车。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左)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跟着老师学习绘画;下图为2018年4月23日,在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的安置点幼儿园,老师给吉雪试穿新校服。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帮助吉雪家搬迁的货车行驶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的乡村公路上(2018年4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家人在搬离老家前帮助吉雪(右二)穿上新苗衣(2018年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吉雪(左二)和家人搬迁时抵达安顺市西秀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彩虹社区(2018年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的一家私立幼儿园,吉雪在搬迁前跟幼儿园老师告别(2018年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