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特别策划·9省市媒体联动丨江西九江:十年禁渔,“禁”“退”有度

动静原创
1721010600
积分商场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长江经济带全方位绿色转型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为迎接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动静新闻客户端联合长江经济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重庆、云南8省市媒体,推出《看长江经济带如何全方位绿色转型》大型媒体联动报道。一起来看长江经济带沿线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共同描绘绿色转型的发展新画卷。
动静原创

长江南岸浔阳城日出美景(图 李涛渊)

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九江市,拥有长江江西段152公里岸线和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三分之二的水面和湖岸线,是江西省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任务最重的设区市。自2020年1月1日起,江西省对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开启全面禁捕工作,4年来,当地渔民发生了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的转变。

上岸渔民:我们有了新职业

62岁的凌光宝,左邻右舍都叫他老凌,原本是九江共青城市一名地地道道的渔民,自2020年鄱阳湖和博阳河共青城市水域全面禁捕后,他便收网上岸选择自主创业,与妻子在市区开了一家早餐店。

凌光宝夫妇在做包子(图 黄山松)

每天天刚蒙蒙亮,老凌便早早地从床上爬起来,来到后厨制作小笼包,和面、擀皮、包馅、捏褶,动作迅速连贯,那双捕了将近50年鱼的手,干起这细致活一点都不含糊。街坊们说,他家的小笼包“提着像灯笼、放下似菊花”。

“我从11岁开始跟着父亲打鱼,我的儿子跟着我打鱼,我们家三辈都是渔民。”老凌一边包着包子,一边跟记者讲起自己以前“摇摇晃晃”的生活:“我家有一个可以装几吨鱼的大渔船,除了每年3月-6月的禁渔期,我们上岸打零工,其余的时候都吃住在船上,漂在鄱阳湖上。”

老凌说,他非常理解和支持全面禁捕政策,因为那几年里,明显感觉到湖里的鱼类资源越来越少,靠打鱼来维持生计已经越来越困难。随着国家退捕政策的出台,老凌便带着儿子收网上岸了。

“收走的渔船、渔网,政府一次性补贴了近两万元,创业有补助,还定期摸底我们退捕渔民技能培训需求,我都参加了好几次这种技能培训了。”妥善做好渔民转产安置,是关系长江“十年禁渔”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关乎渔民生计和家庭稳定的一件民生大事,老凌说,虽然收网上岸了,但是政府并没有不管他们,还给他们在迷茫中指引了新的奋斗之路。

如今,老凌的早餐店生意兴隆,每天都有很多顾客前来品尝他制作的小笼包和其他美食。虽然已经告别了水上生活,但他仍然与当初的那些“水上漂”的老伙计们保持着联系。“老朱在附近的龙虾养殖基地干‘老本行’,一个月有5000多元的工资;老胡的儿子到羽绒服基地搞电商去了,听说生意越做越大;老陈在小区做保安,工作也蛮轻松……”说起老友们的新生计,老凌了如指掌。

老凌和他的老友们只是九江市退捕渔民就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九江市共有退捕渔民1.79万人,为妥善解决禁捕退捕后渔民生计保障问题,九江市常态化为退捕渔民提供政策宣讲、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实用技能培训服务,建立退捕渔民就业动态台账,并落实专业渔村结对帮扶。截至目前,九江市需转产就业安置退捕渔民13560人,已全部实现转产就业安置。从捕鱼人到护鱼人、打鱼人到打工人、从渔业人到农业人、捕鱼人到养鱼人、老渔人到新法人,1万余名渔民顺利“弃渔上岸转产”,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志愿巡护: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郭义,九江濂溪区一位在江边土生土长的普通村民,自小与长江相伴,看惯了江面上的波涛起伏,听惯了船只马达的轰鸣。在他的成长岁月里,长江不仅是生活的依靠,更是心中一份特殊的情感寄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郭义发现长江生态面临诸多挑战,也让他萌生出了保护长江的念头。他深知长江是他们的母亲河,应该用心去呵护她。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守护这片水域。

郭义和他的团队在巡江(图 杨罗军)

7月10日,记者见到郭义时,他正和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戴着红袖章、拿上工具和宣传资料,沿着濂溪区洲头渡口,开始了又一天的例行巡江。汛期以来,江水猛涨,少数钓者却不顾安全,冒着危险到江边垂钓。郭义一行人眼神专注而坚定,仔细地查看江岸边的每一处角落,除了制止违规垂钓、沿江嬉水和清理江边垃圾之外,还向过往市民宣传长江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耐心地讲解保护长江的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呼吁大家一起加入保护长江的行动中来。

郭义告诉记者,自己曾经也是一名渔民,后来选择了自主创业,凭借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也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2020年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后,郭义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投身到保护长江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凭借着曾经对长江的熟悉和热爱,他义务宣传禁渔政策,帮助其他渔民理解和适应新的变化,定期沿着长江岸线巡逻,组织志愿者们开展净滩行动。在他的影响下,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保护长江的行列中来,他们中有的是志愿者,有的是退捕渔民,有的是普通市民。今年3月,他们组建了蓝海护江团队,制定了团队规章制度,并自掏腰包10多万元,先后购置了雨鞋、手电筒、帐篷、皮划艇、巡江车辆等物品,定期开展巡江护江工作。

“当前,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这也让我们开展护江行动更有意义。下一步,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年轻同志加入,同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让蓝海护江队正规化。”郭义向记者说道。

“十年禁渔”绝非一朝一夕,而需久久为功。 为了形成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 九江全市成立了11支渔政执法队伍,执法人数133人,强化了执法设施建设,做到装备、服装、经费保障有力。组(扩)建护鱼员队伍,全市已遴选449名退捕渔民“护鱼”,分成54个小组开展巡查监管。积极实施“封江控湖”智慧工程,推动传统执法向科技执法升级,形成“人防+技防+机防”“空天一体”的智能化、立体化监管体系。

渔业资源:多年不见的“老友”回来了

“过去一般很难看到江豚,近年来随着环境变好,看到在江中戏水的江豚已不是难事。”在“江湖锁钥,三省通衢”的九江湖口县,摄影爱好者周先生常常可以看到“微笑天使”江豚。

禁渔以来,长江和鄱阳湖总会时常给当地人带来惊喜。

九江市2023年度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表上,清晰地记录着监测数据:监测到土著鱼类87种;监测到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吻鮠59尾、鳗鲡21尾、中华鳖5尾、中华绒螯蟹4尾,子陵吻虾虎鱼167尾……

江豚,被称为“水中大熊猫”。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相比2012年的1045头以及2017年的1012头,有了明显的回升,种群数量实现历史性转折。而鄱阳湖水域更是长江江豚的主要栖息地,其中生存的江豚多达492头,当地居民戏称这里是江豚的“半壁江山”。

一对江豚同时出水(图 李涛渊)

长江江豚跃出水面(图 梁振堂)

鳤,原来在鄱阳湖很多,属于河湖洄游鱼类。但因过度捕捞、涉水工程建设等原因,鳤种群数量大幅下降,资源量严重衰退,很多江河湖泊已多年难觅其踪迹。在2016年修订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鳤的保护等级已上升为极度濒危。近几年,鳤在鄱阳湖重现身影,2021年在鄱阳湖都昌松门山水域监测到1尾,2023年在鄱阳湖湖区共监测到4尾。

胭脂鱼,是胭脂鱼科在中国的唯一代表,也是中国特有属种,仅分布于长江干流、通江湖泊和中上游的主要支流,以及福建闽江水系中。20世纪80年代末,因捕捞过度,野生胭脂鱼数量急剧下降,被列入中国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在长江江西段浔阳水域监测到3尾,表明该物种种群数量有望逐渐恢复。

对水环境极为敏感的珍稀鱼类重现身姿,有力证明了禁渔退捕政策实施后,鄱阳湖水质和整体栖息环境的改善。近年来,九江积极开展“禁捕退捕”“岸线清理”“打击非法采砂”等专项行动。一系列重拳整治下,各类破坏长江生态环境的乱象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23年底,长江干流九江段10个断面连续6年保持Ⅱ类水质,水环境国考断面优良率93.8%。

今年的九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完成江豚迁地保护基地建设;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深入推进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行动,推动鄱阳湖水质持续改善;深入实施城乡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提升行动,全面完成长江和鄱阳湖入河排污口整治,确保国考、省考断面稳定达标……

长江十年禁渔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作出的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

长江国家公园(九江段)

九江正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自然生态之美、绿色生产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交相辉映的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今视频记者:黄山松 柯泓语

制图:张璐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查看

编辑

任绍文 欧阳静

责编

孔薇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