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博会期间,国内外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们共聚贵阳,聚焦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算力能源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畅谈“数智共生”新未来。记者专访了亚洲数据集团联席总裁张莉。
贵州台记者 杨民铭:您认为跟去年相比,贵州的大数据产业有哪些新变化?
亚洲数据集团联席总裁 张莉:我觉得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最大的一个感受在量上面的突破,贵阳现在有48个大数据中心了,每一年都能够看到新的数据中心的落成和新的企业的到来。看到了很多新的技术,眼前一亮。第二点是质的变化,以往聚焦大数据的“存”上面,现在q是“存算一体”,有很多的这种算力企业的到来。贵州从政策的指导和监管、基础设施、企业业务拓展,都是日趋成熟了。整个大数据的产业链上下游是非常长的,这意味着在贵州不仅仅只是有数据中心这样的物理空间,我们还看到了有更加高净值的产业集群的诞生,特别期待在未来,大家一想起数谷就想到中国的贵州。
贵州台记者 杨民铭:在数智化时代,中外都有在发展大模型以及相关的产业,您认为目前中国在相关赛道上的一些增长的潜力,或者是潜在的发展机会在哪?
亚洲数据集团联席总裁 张莉:在B端来说,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C端可以看到能带来个性化的、定制化的服务。AI的时代,通过大模型的技术的推进,中国有可能在很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在我们这次的数博会上,我们也都看到了有很多的体现。
首先,大模型需要的算据,中国有大量的数据资源,第二个我觉得特别明显的优势是人才储备,第三个优势就是应用场景方面,贵州在针对数据共享,场景的开放等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举措,再加上政策的驱动、技术的支持,我相信其实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这一方面,我觉得中国在世界上能够发挥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贵州台记者 杨民铭:通过今年的数博会,是否期待有相关的合作?
亚洲数据集团联席总裁 张莉:非常期待合作。贵州有很多的先动优势,现在我们更多的寻求的是新机,数字化的手段,赋能我们贵州的强势产业,比方说我们的文旅,甚至我们的数字乡村,像现在“村BA”火的不得了,包括矿产,智能汽车和电池这一些方面,但这些刚好都是我们贵州的优势,这些希望我们能够看到有所突破的。希望数博会能够越办越好,不仅仅是刚刚所说到的产业,也期待着我们在未来有更多的国际企业,包括国际组织,还有更多国际间的对话加入到我们的数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