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义龙新区龙广镇烂滩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在做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结合村情实际,引进新的产业,不断拓宽群众致富渠道,让产业之花在烂滩村盛放。
近日,该村烤烟进入采摘期,笔者在烟地里看到,10多名烟农正在忙着采摘成熟的烟叶,捆绑装车,运回烤烟房。他们忙碌中不忘唠家常、话发展,愉快的氛围弥漫着整个烟地。在该村集群智能化烤烟房,烟农们正在对烟叶进行整理、编竿、装炕、烘烤,各个环节井然有序。
“我在家带小孩出不了远门,只能在附近找点事情做,在烟地里务工既能照顾家,又能挣点家用。”家住烂滩村孔家坝组的群众韦江会一边采摘烟叶,一边告诉笔者,她在烟地里务工已经几个月,从种植到采收每道工序她都参与其中,老板有时按天算工钱,有时按计件,一个月下来能有2500元左右,贴补家用足够了。
烂滩村是龙广镇的四个贫困村之一。位于龙广镇南面,距龙广镇政府5公里,耕地面积1200亩。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338人,为了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村支两委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工作思路,做强村里传统产业,做好特色产业。
村支书赵廷志告诉笔者,烤烟作为烂滩村的传统产业,一直以来种植效益都比较好。今年,该村引进三名个体种植户在村里种植了200多亩烤烟。
“烂滩村土地比较广,土质适合种烤烟,交通也比较方便,我在这里种了好几年了。今年我种了100多亩,预计干烟亩产量可达到350斤左右。”烤烟种植户张永胜在烟地里一边装车一边说。
看着长势良好的烤烟,笔者不禁问起张永胜的种烟“秘诀”,他思索后说道:“种烤烟主要讲究水源和时间,今年在种植前期有段时间比较干旱,我每天都会来给烟浇水,同时,村里为了确保我们的烟不受病虫的影响,还特意请了专家来指导我们施肥、打顶抹芽,在多方的努力下,我们的烟长得比较好。”
根据烟的长势和目前市场价,张永胜种植的100多亩烤烟今年预计可收入40多万元,扣除各种成本费后,收入相当可观。不仅如此,单是张永胜一家种植烤烟便带动了烂滩村上百群众增收。
“在发展种植产业过程中,我们让群众将土地流转给个体老板收取流转费,同时又让群众到地里务工赚取劳务费,从而将群众的利益与产业链接起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助推他们脱贫致富。”赵廷志如是介绍着村里产业的利益联接机制。
在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烂滩村为拓宽群众的致富路,积极探索特色产业。自今年5月开始,村支两委经考察后引进5000只三花大白鹅进行养殖。目前,大白鹅羽翼渐丰,长势良好。
笔者走进龙广镇烂滩村养鹅基地,不时听到大白鹅清脆高亢的叫唤声,鹅圈外饲养员正在整装饲料,鹅圈里一只只活力十足的大白鹅,正在争先恐后地抢食。
赵廷志说,村支两委多次去浙江、盘州、广西等地考察后,决定在村里规划5亩基地,投资25万元养殖了5000只三花大白鹅,并聘请村里有养殖技术的群众进行饲养。
“我之前在养鸡场养过鸡,多少学到了一些家禽饲养技术,现在村里面搞大白鹅养殖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他们让我来帮着照看,每个月给我3500元。”基地饲养员赵廷强如是说道,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薪水还不错的工作,既能发挥所长,又能照顾家庭,他很满意。
赵廷志介绍,大白鹅养殖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大白鹅生长周期短,饲养3个月后便可售卖。届时,公司将以市场保底价进行收购,合作社也可自行销售。5000只大白鹅收入在60万元左右,按照分成规定,79户贫困户分红后的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
养殖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让群众依靠产业脱贫的路越走越宽。目前,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338人现已脱贫69户313人,剩余贫困人口占总数的7.4%。
谈及下一步的产业发展,赵廷志表示,烂滩村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在种植方面主要发展大头菜、萝卜、辣椒、烤烟、芦笋、核桃、皂角树等,在养殖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扶贫资金,继续将峰岩组年出栏6000羽养鹅场、长湾组年出栏6000羽养鸭场及年出栏生猪5500头的3个养殖场做大做强,让烂滩村产业逐渐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