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在位于贵阳市云关乡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组织了一场纪念仪式,向抗日战争中的烈士、医护人员以及国际援华医生进献鲜花,不少市民也自发加入到仪式中来。
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陈云丹
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陈云丹告诉记者:“感触很深,觉得我们真的要铭记这段历史,要把这种救死扶伤、不怕牺牲的精神能够传承下去。”
市民莫女士
贵阳市民莫女士表示,“想到当初为贵州作出牺牲的这些先烈,把鲜血洒在了贵州,他们的精神,我们就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武天燕
参加仪式的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武天燕说,“缅怀我们的先辈,回忆这段历史,它会更加激励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
在抗战期间,作为中国最大的民间救护组织,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为了战场救护的主要力量。1939年,救护总队来到位于西南大后方的贵阳,为了防止日军飞机轰炸,特意将驻地选在树林茂密的图云关,在这里搭建起能容纳3000多人的红十字医疗中心。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在这里共进行了近20万台手术,救治了400多万名军人和200多万名群众,同时,上万名经过培训的战时医护人员,从这里奔赴抗日前线。
图云关历史研究专家、苏州大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戴斌武
图云关历史研究专家、苏州大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戴斌武在接受动静记者采访时说:“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各个地方抽调过来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志愿者,这里集聚了最优秀的医生和西方国家援助的医疗器材、医疗药品,来救助我们的伤兵。另外,我们贵州人民也无偿地为救护医疗中心提供食品、保卫等各方面的支援,也在为抗日战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认为这是最感人的。”
如今,在遗址旁边,一个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抗战纪念馆正在施工当中,未来将通过展示抗战文物、历史图片、纪录片等形式,向市民和游客讲述这段关于救护总队的历史。
贵阳市红十字会秘书长胡云志
贵阳市红十字会秘书长胡云志表示:“抗战纪念园建成后,将会成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民族精神的传播基地,以及国际红十字会的交流基地,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贵阳市对外开放的一个平台和窗口,也是贵阳市抗战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