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贵州省网信办、贵州省广播电视局指导 ;贵州广播电视台主办 ;贵州广电新媒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承办 ;贵州交通技术职业学院悦明馨无人机学院协办的“V.贵州”脱贫攻坚影像志视频征集展播活动。
面向全社会征集作品
无论你是
电台
电视台
影视制作机构
高等院校
社会组织
还是个人
统统可以参加!
作品形式
包含但不限于
专题(30分钟以内)
微电影(20分钟以内)
短视频(5分钟以内)
航拍类(3分钟以内)
等你来参与!
本次活动征集中
征集了一批脱贫攻坚影像作品
有为家乡投资2亿多元,只为改善家乡环境,利用农业带动一方家乡发展的贵州人。他的目标就是要让村民和他一样:种茶养猪,吃肉喝茶,生活幸福。
素材取自短视频投稿作品
《高山茶香》
有在贵州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队队员的故事。
他们曾是老师、乡镇干部、媒体记者……而现在他们都是在龙堡社区驻村的脱贫攻坚队队员。不管他们原来做的是什么工作,如今,都要拿起锄头、握着镰刀、背上水泥走村串户、上山下田,为贵州脱贫的最后冲刺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贵州全省4.5万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的缩影,他们当中绝大部分是80后、90后,是这些年轻人用青春,用自己的辛劳和胼手胝足,书写了当代贵州最需要铭记的历史。
素材取自专题投稿作品
《贵州人丨龙堡社区脱贫攻坚队》
有奋战在脱贫工作中的县委书记姜仕坤,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积劳成疾,永远的倒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用47岁的年轻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的事迹!
素材取自短视频投稿作品
《姜仕坤》
有讲述护渠人的故事,通过航拍来展示“天渠”这样伟大的工程,让受众联想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将老一辈不怕苦不怕累、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传承下去。
素材取自航拍投稿作品
《悬崖上的天渠》
有退休后的山村老教师,仍旧坚守在讲台上。77岁,依然声如洪钟、精神抖擞,批改作业、撰写教案有条不紊,和孩子们在一起活脱脱成为“老顽童”。
素材取自短视频投稿作品
《山村老教师》
有大学生回乡建设家乡的故事。带着全村的希望从贫困的家乡去到大学求学,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后,却自愿选择艰苦地区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继续播撒知识和希望的种子。
素材取自微电影投稿作品
《爬满绿色的山路》
有农民自立生根从发芽到开花再到结果的脱贫致富故事。
素材取自微电影投稿作品
《甜蜜的事业》
有关于展现2019年贵州全年畜牧业发展的情况,贵州畜牧业正日益成为重要的富民产业。
素材取自专题投稿作品
《林丰草肥畜禽旺 山地牧歌正悠扬——打赢四场仗 决胜2020》
有通过航拍的记录了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从镇上通往家门口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贯穿村子的路已经记不清翻新了多少次,‘木电杆’变成了‘水泥电杆’,电线杆越来越多,电线越来越粗,水库‘增高扩建’,土墙房、茅草房越来越少,水泥平房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素材取自航拍投稿作品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有关于易地扶贫搬迁伟大工程的故事。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喀斯特深山区,生存条件恶劣,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不愿意离开故土。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干部们用真心、真情、抓铁有痕的工作帮忙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搬出深山开启幸福生活。
素材取自投稿作品微电影
《走出老凼子》
贵州人民战天斗地、摆脱贫困的故事
备受社会关注、赢得高度评价
如果说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是一部伟大史诗
那么减贫人数最多的贵州实践
就是这部史诗中最绚丽的华章之一
还有还有
未完待续...
以上视频内容仅为
2020“V.贵州”脱贫攻坚影像志
视频征集展播活动
部分投稿作品
由于篇幅有限
我们会在后期推文中陆续展播其他脱贫作品
敬请期待!
本次活动中
贵州广播电视台宽带电视G+TV
将充分利用网络视听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
为投稿作品提供一个覆盖全省480万+家庭用户
1400万+人群的公益展播平台
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和参与脱贫攻坚
同时
本次活动还设置
优秀专题奖5名,奖金五千元
优秀微电影奖5名,奖金五千元
优秀短视频奖5名,奖金五千元
最佳人气奖5名,奖金两千元
航拍单元奖5名
奖品御 Mavic Mini 航拍小飞机5台
【V.贵州】期待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