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岑巩毛湾村:昔日贫困村 今日小康村

贵州省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1600245060
积分商场

“抬头白土头,低头是深渊;种地到山梁,温饱看天年;人无百元钱,户无隔年粮。”这是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毛湾村的昔日写照,全村有170户居民,盘山而居,闭塞的山槽困住了整个村子,产业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村民“致富有想法,增收没办法”。

如今,毛湾村依托精准扶贫从贫困村变成小康村,实现了华丽转身。

岑巩县客楼镇毛湾村

涅槃重生,从无到有。客楼镇毛湾村属高山丘陵地形,交通受限,信息闭塞,耕地少,产业发展滞后,为破解摆脱贫困之难题,该村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团结群众,打基础、抓建设、重产业、稳就业。

“基础设施方面,实施了69盏路灯,50余条串户路,7条通组公路,还实施饮水工程8个点,透风漏雨、危房改造30户。”客楼镇毛湾村党支部书记杨胜金说,通过交通补贴鼓励年轻人外出务工,在家的劳动力则通过养牛、养猪增加收入。

苦熬没日头,苦干有奔头。今年56岁的李家武,曾是毛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以前,他以“牛经济”的身份,出入集市街头,获得微薄的“中介费”养家糊口。2017年,在镇、村干部的鼓励下,李家武利用“牛经济”的一技之长和市场资源,发展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牛”产业,一家人过上了“牛日子”。

岑巩县客楼镇毛湾村村民李家武养殖的牛

“2万的扶贫资金加上5万的特惠贷,一共7万块钱全部用来买小牛,现在发展到34头,这两三年卖了20多万块钱,今年卖了6头牛共计11.4万元。”李家武说。

岑巩县客楼镇毛湾村村民李家武正在赶牛

昔日的毛湾村是“无支撑产业、无集体经济、无像样村貌”的“三无村”,如今,路宽了、灯亮了、村美了,小伙子也好娶媳妇了。说起村里的变化,85岁的吴学高老人深有感触:“以前路是泥巴路,耕地是牛耕、锄头挖,吃水是肩膀挑,照明是点煤油灯,现在到处都修了水泥路,犁土机直接开到地里耕地,家家户户都安上自来水,电灯也安起了。”

毛湾村借助帮扶单位黔东南州银保监分局的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因地制宜,将于今年9月底引进“短、平、快、稳”的黑木耳产业,并通过“订单”发展模式,从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给群众吃下“定心丸”。

“黑木耳产业发展起来,可覆盖全村67户贫困户,老百姓从村里领菌棒回去培植,我们进行回收,他们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村也有集体资金了。”客楼镇毛湾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国斌说。

岑巩县客楼镇毛湾村村委会

从贫困到脱贫再到小康,客楼镇毛湾村一路前行。如今,通过“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发展模式,和“分红+薪金”带动方式引进致富产业,“填空”产业短板,让“空心村”越来越“实”,村民在小康路上越走越稳。 

通讯员 陈敏 陈昆

编辑

李沁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