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制造丨粤企入黔三年新增1690家 东西部协作注入新动能

动静原创
1717500060
动静原创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贵州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两地在经济链、价值链上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互补性。2021年到2023年,新增粤企入黔1690家,产业聚合成“链”,深化东西部协作,两地互利共赢。

眼下正是桑叶旺盛生长、春蚕养殖的时节。在凤冈县石盆村,蚕农们正在悉心照料着今年第一批蚕宝宝。

凤冈县骄顶山聚福农场基地负责人蒲政有:我们养蚕一张(蚕种)产值在3000元左右。

记者林佳艺:25张养一批蚕大概就是?

蒲政有:有8万左右,一年可以养8到10批。

记者林佳艺:那就是五六十万一年。

蒲政有:是的,效益还是好,养了第四年了,逐年提升。

以东西部协作和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帮扶为契机,凤冈县共种桑3.2万亩,去年年产蚕茧550吨,蚕桑产业已成为当地五大主导产业之一。2021年,珠海投入2100万元协作资金用于凤冈蚕桑产业发展,引进珠海国有企业与遵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共建珠遵蚕桑产业园,打造了集桑、蚕、种、茧、丝、绸和丝绵研发生产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这两天,公司的6条生产线正马力全开,赶制一批新订单。

遵义星丝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缫丝车间厂长韦爱娥表示,一个月的基本订单在350万。

遵义星丝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覃波说,2022年8月正式投产,在全县拥有桑蚕合作联社74个,定点收购和流动收购方式,2023年对社会贡献2300多万元。蚕桑养殖从无到有,政府成立专班,让产量和品质一年一个台阶。

紧盯种桑、管桑、养蚕、强企业、延补链五大重点,凤冈正实现“从扩大面积向做实面积、从种好桑向管好桑、从会养蚕向养好蚕”三个目标转变。

贵州凤冈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包朝萍介绍,珠海香洲区挂帮凤冈县,以资金入股的形式来帮扶,建立相关的冷库这些产业配套需要的设施和设备,每年的工资发放都是接近800万元。

产业协作有“道”,稳岗就业有“方”。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背景下,贵州松桃与广东东莞通过“广东研发+贵州制造”等合作模式,打造“玩具之乡”。

贵州乐嘉文创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黄丽告诉记者,他们是2021年从东莞落户松桃县的企业,与日本万代、名创优品等国际知名企业保持长期合作,目前公司带动就业3800余人。

同样在粤黔合作大背景下引入园区的,还有这家玩具公司,作为拥有迪士尼授权的毛绒玩具制造商,公司产品100%销往海外,美国市场占80%。

松桃巧积玩具公司总经理麻明江说,有政策的优势、人力资源有优势,用工成本差不多是广东的80%左右,用工的年龄结构都比较年轻,今年的目标能做到6到8千万。

松桃采取“引来一个,带来一批”的招商引资模式,先后承接了十多家东部企业,并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引进4家玩具企业。

贵州松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德沛介绍,目前正在实施的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区、东莞松桃产业园区的建设,在招商方面加强与东莞、粤港澳大湾区等园区的对接,全力承接东部玩具企业转移到园区,着力打造西部玩具之城。

三年来,粤黔两省协作共建产业园区99个,覆盖贵州66个脱贫县(市区),实际到位投资349.39亿元,为贵州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注入了强劲动能。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记者

杨三湖 林佳艺 丁勇 宁波

编辑

王珺璐

责编

周雅婷

编排

时小千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