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与端午节向来就缠绵交织在一起,而从现在的民俗感知,端午节其实是艾草在全年的高光时刻。人们在端午佳节会采集艾草,仪式性地悬挂起来驱邪消灾,还用以制作艾酒等等。
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艾草的浪漫,端午节最懂,我们从两首小词说起。
清代陆震《忆江南·端阳词·其二》词云:
端阳节,照眼石榴红。
艾虎朱符儿女意,香蒲角黍岁时风。
小扇午窗中。
端午节日,艳红的石榴花盛开,让人眼前一亮。儿女们忙忙活活,家家户户门上悬挂艾虎,到处贴着辟邪的“朱符”。饮用香蒲酒,吃“角黍”粽子,如同过年一样隆重。午间端坐堂上,轻摇小扇,感受这节庆是如此美好。
南宋李石《长相思·重午》词曰:
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
端午佳节,爱人却不在眼前,相思有十二时辰,无时无刻不相思啊!这首词更加活泼生动,饶有趣味,不仅“骂”心上人为“鬼”,还多用谐音。如“藕丝”指“偶思”,思念爱人;又如“双荔枝”或指“双离之”,与爱人双双分离。
艾草、采艾与情爱相关,在诗歌里的表达起自《诗经》。《诗经·王风·采葛》诗曰: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首诗给我们留下一个充满爱意的著名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真是日日思君不见君、恋恋依依情难已啊。
回到陆震《忆江南·端阳词·其二》与李石《长相思·重午》,这两首小令中的“艾虎”,原本是指用艾草编扎成老虎形状的“厌(yā)胜”,作为端午节的专用吉祥物,禳灾驱邪。后多用布帛绫罗剪扎缝制成老虎形状,端午节期间戴在头上、身上,作为可可爱爱的佩饰,然而归根究底也是意在防止邪毒侵袭,祈愿平安健康。而这样的“厌胜”,也有做成人形的,叫做“艾人”。而且,端午节悬挂的这个“艾人”,是不是真的与“爱人”隐隐约约相关起来,也全由读者自己或深或浅的品读感知了。
五代著名的和凝《宫词百首·其九十五》诗曰:
绣额朱门插艾人,羞将角黍近香唇。
平明朝下夸宣赐,五色香丝系臂新。
这是代拟体的诗歌,写宫女欢庆端午节——受到皇帝诏宣,并赐给角黍、五色香丝等节日物品,足够夸耀一时甚至夸耀一世。
宋朝皇家的端午节特别隆重,文人的端午诗词蔚为大观,还有专门向皇家进献端午“閤子词”的风习。北宋晏殊“奉圣旨进”的节日诗歌中的《端午词·御閤·其四》诗曰:
雕盘角黍竞时宜,组绣风华奉紫闱。
每日乍升丹禁晓,艾人晴影照金扉。
晏殊的这首诗,选词用语都特别谨慎、威严,比如其中的“紫”“丹”“金”三字,看似顺手拈来,实则氛围感很强,自然而然便把皇帝的“金殿”渲染得辉煌灿烂,恍若仙境。而其定格的画面又特别细腻,是艾人的影子照在宫门上,说不定还在那里轻轻地随风摆动!
宋哲宗赵煦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苏轼大笔挥就端午帖子词,其中的《皇太妃閤五首·其五》也写到了“艾人”,诗云:
良辰乐事古难同,绣茧朱丝奉两宫。
仁孝自应禳百沴,艾人桃印本无功。
这苏轼也是倚老卖老,居然教训起皇太妃来也有板有眼,说是唯有“仁孝”最重要,而不要相信依赖“艾人”与“桃印”来驱灾避害、祈福纳祥。
而早在南北朝时,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即载曰:“端午日,荆人皆‘蹋百草’。采艾为人,悬于门上,以禳毒气。”以此观之,则悬挂艾人之风俗由来已久。而且,上述文段中所谓的“蹋百草”,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端午节禳灾风俗。蹋百草在《荆楚岁时记》中的记载说:“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当然,这“蹋百草”肯定与“采艾”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这样多姿多彩的风俗,或起源于采草药的农事活动——作为例证,现在仍流传有“五月五日采艾草”功效最好的说法。
“嘉树云初午,开尊艾酒甘。”端午节饮艾酒也是仪式感满满的。明代李孙宸《五日忆江南》诗有曰:“燕台逢午节,转忆故园欢。艾酒邀邻舍,兰舟竞急湍。”诗歌题目里的“五日”,当然就是指五月五日。诗里不仅写到了喝艾酒,还提到了端午节最激动人心的传统项目龙舟竞渡。
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甚至,古代的文人们还很是相信端午艾草的神异功能,企慕以此身生羽翼,白日飞升,修道成仙。宋末元初谢翱《五日山中》诗云:
东邻拔蒲根,南邻烧艾叶。
艾叶出青烟,蒲根香胜雪。
乾坤生燐火,阴碧期月光。
烟随艾叶散,进此菖蒲觞。
蒲觞益齿发,齿白发如漆。
馀饮不尽器,置之五七日。
五日化为丹,七日化为碧。
一服一千年,令人生羽翼。
佳节风物,歌咏传神。五月五日端午节的艾草,集结着爱意、民俗、风雅、信仰……如此馨香久远,浪漫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