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害怕社交软件的已读功能,因为……
00:00 / -第213夜|陪伴曲《尤长靖-寂寞寂寞就好》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社交软件都有已读功能会怎么样?"
其中一个回答让人印象深刻,他说:"无非就是撕破了感情里最后一层伪装,撕碎了你最后一丝希望。"
我们总说在感情里,成年人是最擅长伪装的。明明喜欢也能说没感觉,明明没忘也能说放下了,明明不回复就是拒绝,总是骗了别人也骗了自己。
前段时间,微博发起了"你希望QQ出已读功能吗?"的投票,有近一半的人选择了"你出我就卸载"这个选项。
"已读"明明只是软件里的小功能,为什么会让这么多人抵触呢?
朋友看到这个投票时说:"你知道已读不回是什么感觉吗?是比直接拒绝还要难受。"
她说自己大学时很喜欢一个男生,那时候微信还不流行,大家都喜欢用微博互关好友。
有一次她借着能帮忙选课的由头,与男生成为了微博好友,男生为了感谢请她吃过饭。后来,她也让经常去图书馆的男生帮她占位置,这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熟了起来。
有一次朋友过生日,男生给她微博私信说:"生日快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多喝了几杯,在舍友的怂恿下,她发了很长的一条告白消息给男生。
但当看到发出去后的已读提示时,她就后悔了,因为等了很久,男生也没有回复。
但"已读"那两个字,让她没办法当什么都没发生过,朋友再没有给男生发过消息,两个人就这样逐渐没有了联系。后来,微博也下线了私信已读功能。
她说,虽然男生没有回复她,但其实"已读"那两个字已经代替男生做出了回复。
我们总说成年人的交往,不回复就是拒绝,没回应就是不喜欢,那么已读功能的出现就会是成为捅破这最后一层纸的工具,让我们必须正视那些感情里不用承认的真相。
你我心里其实都很明白,如果他真的喜欢你,你不需要在这些字句里寻找蛛丝马迹,你不用忐忑地揣测对方的心意,你更不必紧张地从他的回复里判断心情。
喜欢是光明正大的,是藏不住的,那些不点破不说明的情绪,无非是你一厢情愿的幻想和痴情。
电影《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中有句话说:"很多时候,在约会后没有再给你电话,当你总是主动出击而他却不肯被动接受,当你总是翻来覆去猜测他的心思,却怎样也猜不到,当你为他付出了许多他却只当你是个普通朋友,那么,这只说明,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和已读功能引起的热议一样,之前曾有很多人讨论过,微信如果上线朋友圈访客功能的话会怎么样。
闺蜜和前任分手很久了,但她却一直留着对方的微信,就算她知道对方早已删掉了她,她也不舍得删掉。
她不敢再给两人的对话框里发任何信息,因为她害怕看见那个红色的感叹号,就算对方的朋友圈她只能看到一条横线,她也会经常点开翻看。
有时候对方换了背景图片,她都会保存下来,对方换了头像,她都会去搜索是不是情侣头像。
她说:"如果有了朋友圈访客记录,我就再也不能在想念的时候点开了,我怕他会看见,看见这么卑微的我。"
其实,那些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小功能,是逼着我们不给自己留退路的存在。
它能击碎那一个个自欺欺人的时刻,也能叫醒那一个个装睡不愿醒的成年人,让摇摇欲坠的爱情轻而易举地幻灭。
成年人优柔寡断地面对着自己的内心,不敢承认放不下,无法接受被拒绝,所以宁愿用一个个小功能维持住在爱情里的体面,和对爱情仅存的一点幻想。
但有些事不是装作看不见就能骗自己没发生,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言外之意其实你都懂。
软件的每一次更新都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而人生也需要有新的开始才会更好。
网易云里有这样一句热评:"已经路过的风景就不要再去打听,失而复得的东西根本回不到最初的模样。"
所以,没有回复就别再联系,那些不会回头的人就删掉吧,就像那句话说的,不要在机场等一艘船,因为你根本没有等到的可能。
有时候苦苦执着于一个放不下的事,不可能的人,不如把时间用来认识新的人和事。
念念不忘不一定会有回响,已读不回不过是拒绝的方式。
如果你无法做到主动走出自我幻想的温床,那为何不顺势而为,接受软件更新、距离分别这些外在的原因给爱情的结局。
你为什么害怕社交软件的已读功能呢?留言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