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从江县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目标,将锻造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摆在突出位置,探索创新干部教育培养方式,有效“炼”出了一支素质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
党性修炼,筑牢思想根基
党性教育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该县从解决干部理想信念问题入手,将日常“精准滴灌”与集中“大水漫灌”相结合,以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建立健全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抓好党校的组织调训和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牢记党的宗旨使命,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不断维护党的肌体健康。
“今年,我们组织安排的年轻干部培训,始终将党性教育贯彻培训过程始终,推出‘理论+研讨’‘课堂+基地’组合套餐,重点解答‘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从江县委党校副校长吴继贤介绍。
《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现场教学:黎平会议》……翻开年轻干部学员学习计划表,红色教育内容满满当当。学员石庆海分享道:“党性教育意义深远,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坚定信仰才能在思想上返璞归真、党性上固本培元,真正做到行稳致远。”
据悉,该县充分利用县内红七军下江指挥部旧址、往洞增冲起义旧址和邻县黎平会议会址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在清明、建党、国庆等重要纪念日节点,组织全县年轻干部分批次到基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深入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传承红色文化、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
本领锤炼,提升履职能力
“这次的学习课程安排丰富、形式多样、组织有序,既重视理论提升,又有基层实务工作培训,还有国内国际形势教育,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结构,更切实增强了扎实抓好具体工作的能力本领。”在第二期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结业典礼上,学员杨青凤兴奋地分享道。
“这次培训正当其时,对下一步深化巩固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都有现实指导意义。”培训班班长孙尚文表示,培训结束后,大家还是会在群里继续沟通学习、相互督促,做到学习不“掉线”、思想不“离线”。
从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安春说道:“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举办年轻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主要是围绕查缺补漏、巩固提升的工作要求,聚焦食用菌、生态养殖、百香果、蔬菜以及劳务就业为重点的需求,开展能力素质培训,对提升年轻干部履职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该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际需要,采取“理论+业务”“课堂+研讨”“线上+线下”等个性化、多元化组合式培训“套餐”,开展年轻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班6期,对1000余名年轻干部开展抓党建促脱贫、产业发展等工作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同时,依托各类帮扶资源,先后举办县江南大学定点帮扶基层干部培训班、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等班次3期,共计200余人参加培训,有效提升了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能力。
壮苗淬炼,推动扎根基层
在加鸠镇加翁村,笔者遇到了刚检查住房安全归来的滕星目和村支书一行人。今年27岁的滕星目于2018年通过贵州省公务员考试的层层选拔,被录用到从江县最边远的加鸠镇人民政府参加工作,工作第一站就被选派到加翁村参与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跟同龄人相比,我算是幸运的了。越幸运,我就要越努力。”滕星目坦言。笔者问小滕有没有志向在村里扎根,小姑娘坚定地回答“愿意”:“加翁村是我工作的第一站。基层最深刻、群众最智慧,换位思考后,我会更加珍惜在基层的锻炼机会。只有向下扎根,才会向上成长。”
近年来,从江县着力实施年轻干部“壮苗”工程,选派600名优秀年轻干部下沉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网格员等,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驻村这两年,与群众同吃同住,与本村干部同进同退,一起搬砖建房、掏粪拆圈、翻山找水源、四处拉项目,一次次挑战自己,渐渐褪去了学生气,实实在在地接了地气。是群众帮我完成了蜕变,是基层淬炼了我。”谈起驻村收获,从江县机关事务中心派驻宰瓦村第一书记石涛满是感激。
在笔者与驻村年轻干部的交谈中,高明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德勇也道出心声:“农村改变我比我改变农村要多,驻村工作是一种磨砺和积累,不管今后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一笔难得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