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房屋,优美的广场,离家较近的学校、医院,这一切舒适的居住环境,让搬迁群众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他们也从“老家情结”逐渐融入了新生活,成为了新市民。
走进民兴街道红兴社区杨成龙家,他热情地给记者倒水。杨成龙告诉记者,家里原来住在太平乡抬石村,从2019年搬到民兴街道以来,比起老家的环境,现在的住房、交通、环境等生活条件让他感到格外舒心。搬到这里虽已两年有余,但老家的印象却是记忆犹新。
杨成龙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想要摆脱老家那个地方,就只能外出打工。现在没想到政策这么好,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来到这里水电齐全。像我孙子在这里读幼儿园,几分钟就到了。就在这小区内,购物、看病都很方便,跟老家比是天地之比。”
易地扶贫搬迁虽然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但是老家的那些“老物件”始终是他们丢不下的回忆。搬迁之初,有些群众把那些难舍的“老物件”搬进新家,可渐渐的他们发现,这些东西已经没了用武之地。渐渐的,“风簸、犁头、锄头、镰刀、笨重的衣柜”等等这些,在新家里没了踪影。
在这个电商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搬迁群众余泽辉自搬迁以来,就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学会了网上购物,为家里增添了许多新家电。
民兴街道红兴社区居民余泽辉说:“在这里买什么东西,最多一两天就送到门口来了,比老家方便得多。以前我们在老家的时候,就是一个黑白电视机,看电视的人都是一大堆,现在每家每户都有彩电;原来都是烧煤,在这里来都是用电气化,许多新式家电给我们生活带了非常大的变化。”
难舍的“老物件”已经渐渐离他们远去,新的生活方式正带领他们走向美好。易地扶贫搬迁,不止是医疗、教育、交通的改变,也让他们这些“新市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
记者采访时,在红兴社区的一间培训室,针对搬迁群众的育婴员职业技能培训正在进行,认真的学习态度,折射出他们的“心”已经随着家搬到了这里,对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