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余的贵州札记》专栏继续推出新玩法。贵州学者余未人自写自录,用文字和音频立体呈现她对文化的思考。
探求远古历史,能让现代快节奏生活暂息片刻,返璞归真,其乐无穷。那是何种境况呢?是浑沌。古代汉语文献中,有“浑沌”之说。尧舜年代《史记》的“四凶”说,《神异经》中的一种兽名说,再有《庄子》的中央之帝说。
而在苗族先民中,在古歌的传唱中,亦有自己的浑沌之说,那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簪汪与父母,就曾经生活在浑沌的空间——宇宙还没有天地之分。如果以今人的感觉来说,是一片无边无涯的漆黑,即使你有视力,也一无所见。它又是一团迷茫之雾,你睁眼闭眼,都没有差别,眼睛成了无用之物。在苗族另一支以亚鲁王为首领的先民传唱中,远古人的眼睛是竖立的,是先祖董冬穹才将人眼变成了横向。这种感受,今人无法体验。
《簪汪传》
诸多民族先民关于浑沌的传说,就像一棵大树的繁枝茂叶,它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古老文化的重要见证。
生活在浑沌之地的,是何样的人类物类?
四印苗歌师按照祖祖辈辈的传诵,唱出了簪汪之母獭蹙的形象。以今人的审美,很难评判她奇特的样貌:獭蹙背上是麟甲,一浪一浪地自然形成了99道波纹,在漆黑的浑沌天地里,闪着幽幽蓝光。这让你不论置身何处,都能感受到一团沁心的冷艳之光。双目时而炯炯有如夜猫子,时而闪闪射出两道寒光,仿佛洞察世间的一切。长耳朵能够捕捉远远近近最微妙的声息,阔嘴巴随时进食,大鼻孔鼻息粗齁。一条硕大的尾巴拖在身后,显得粗壮有力,而她不时口吐火舌直冲前方,照亮一片浑沌。
《簪汪传》故事插图 周予篆 画
簪汪之父蝾瑟蟒,他多了一双梅花鹿一般的花式长角。他口中喷吐的不是火焰,是一种粘液,这粘液溢满了它全身。
《簪汪传》故事插图 周予篆 画
一雌一雄长年生活在浑沌之境,阴阳相吸,要繁衍后代。他们绞在一起,缠在一处。奇妙的生命变化发生了。蝾瑟蟒漆黑的躯体渐渐泛白,只有一双眼睛如墨如漆,亮光闪闪。而獭蹙则由白色肤质变成了黧黑之身,唯有眼仁一点雪白。先民们见到了并想象着这种骤变,恰如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互化的生命力:“阴阳配偶,天地之大义也。”变就是生命力,也是一种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我注意到,在歌师的唱诵中,簪汪的诞生并非普通人一般的十月怀胎,也不是如同苗族英雄亚鲁王一样,在母亲的肚腹里孕育了整整一个寒暑。蝾瑟蟒和獭蹙更具有神性,簪汪的诞生如同天地万物,以千年万载计时,与山川大地齐光。
接着,簪汪的妹妹乃汪出世。由于簪汪兄妹诞生,母亲獭蹙的血液流淌在浑沌之域,泥淖一天天滤净了,变成广袤大地,大地冒出汩汩甘泉,甘泉滋润着熬楚,他们生活之地。簪汪一天天长高长大,他没有承袭父母的样貌,他不再匍匐于地,而是挺起腰杆,长成了魁梧汉子。
在簪汪眼里,熬楚这浑沌之地变得越来越小,已经成为桎梏簪汪的一个囚笼。簪汪要飞腾,要穿越,他放开嗓子呐喊,犹如惊雷炸响,山摇地动。他伸出巨掌搅动天宇,水花聚集,水波翻涌,卷上苍穹,水花如雨,从天而降。
蝾瑟蟒和獭蹙,不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只要肚子发出饥饿信号,他们都可以张开巨口一吞而下,肚子就是他们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失灵,他们就匍匐在地瘫软了,全身的力量说没就没了。
簪汪和妹妹乃汪,肚子的容量却很小,每天都是在一定的时辰,进食一点点食物,但这食物却有诸多讲究,要经过烟熏火燎,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香味从鼻子进入肚里,让人冒出口水。这个过程特别享受。
《簪汪传》故事插图 周予篆 画
这些,都被簪汪父母看到眼里。他们知道,儿子、女儿和自己这一辈大不同了,他们能够直立行走,被称为真正的“人”。据人类学家考证,在分类学上,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均属于直立人的阶段。远古神话体现了这一深刻变化。依据世代传承的观念,神的本领远高于人,神的力量远大于人。可人有人的独特智慧,人要过人的日子。他们除了吃喝拉撒,还要开天辟地、成家立业。这乃天下大事也!
《簪汪传》故事插图作者简介:周予篆,女,20岁,贵阳人。现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插画专业三年级。上高二时,曾为余未人著《远古英雄亚鲁王》绘制插图20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