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三线”黔地标丨乌蒙山上行驶的富矿“机车”

动静原创
1727053980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三线建设决策60周年。贵州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了工业和科技实力,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为贵州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系列报道《“三线”黔地标》,回望“三线”峥嵘岁月,砥砺奋进新征程,奋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动静原创

上世纪60年代,SY0405号蒸汽机车作为水钢铁路运输主力机型的代表,为三线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见证了六盘水市工业发展的变迁。迈步新征程,这座因三线建设而兴的工业城市正发挥比较优势,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在六盘水市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室外广场,三线建设指挥部、县委楼原址以及蒸汽机车、机械设备等历史文物,让这里充满着年代感,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则是SY0405即上游0405号蒸汽机车。

上游0405号蒸汽机车

曾配属于首钢水钢集团公司的上游型0405号蒸汽机车,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主要用于工矿企业调车及运转。作为水钢的第一批蒸汽机车司机,今年81岁的刘远昌说,这辆蒸汽机车是自己的“老朋友”了。“我就是开着它,和同事们一起跑出了水钢建设的加速度。”

地处贵州西部的乌蒙山区,六盘水因蕴藏丰富的煤矿资源,成为三线建设西南地区主战场之一。上世纪60年代,鞍钢支援水钢建设大军来到六盘水,开始了建设水钢的大会战。

1966年,18岁的刘远昌到水钢工作不到一个月,就作为第一批学员被派往鞍山钢铁厂学习开蒸汽机车。学成返回时,和他一起回来的就有一辆型号为上游0405的蒸汽机车。回想起当时的心情,刘远昌觉得特别自豪。“这辆机车是鞍钢支援水钢的一个代表性机器。这么大的火车在铁路上跑起,跟着我们一路回来,兴奋,也很自豪。”

刘远昌和他的“老朋友”

作为一名蒸汽机车司机,刘远昌负责将包括煤、水泥、钢筋等在内的各种物资运进运出,从水钢厂区到水城东站,每天要往返四五趟。

钢坯转运、高炉铁水取送……在长达近40年的汽笛声中,以上游0405为代表的蒸汽机车为三线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8年4月14号,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在水钢厂内铁路运输线上奔忙了数十年、型号为SY0405的最后一台蒸汽机车正式宣布退役,水钢的蒸汽车时代从此成为历史,担负水钢厂内物资运输任务的蒸汽机车全部被内燃机车所取代。而此时,坐在驾驶室里的司机是刘远昌的儿子刘刚。

“我进厂的时候水钢产能是80万吨铁,40万吨钢,比我父亲的时候高得多,每天就是不停地跑,不停地跑。”

刘刚在工作中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不仅开起来更方便,运载量也大幅提升。四公里,十几分钟,在这条线路上,刘刚见证了水钢厂从年产钢40万吨到500万吨的发展过程。“从2001年进第一台内燃机车,到现在共有19台,也是一个历史的转变。”

转变的不仅是水钢,60年的时间里,岁月见证了六盘水这座城市的变迁,也听到了六盘水工业发展的脚步声。

在贵州发耳煤矿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机电科副科长段海峰盯着十几个屏幕,上面实时显示井下采煤、掘进等作业情况。

段海峰说,随着公司27个井下5G基站的投用,实现了井下综采工作、巡检等集控中心远程操控“一键启停”。

“井下有的岗位是无人值守,我们从地面‘一键启停’就可以把井下的煤采出,以前采煤面四条皮带就需要四个人,现在只需要控制台一个人就可以操控所有东西。”

自2018年以来,发耳煤矿累计投入1.5亿余元,实施煤矿智能化建设。目前,已建成8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并完成7个生产辅助子系统信息化建设,开启了贵州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无人驾驶”的新时代。今年7月,发耳煤矿通过了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段海峰说:“现在的设备它形成集控了,实现减人增效保安全。”

段海峰

由曾经的“傻大黑粗”到现在充满“智慧”的现代化煤矿,精细化采矿,让发耳煤矿日均产煤量由过去的1900余吨提升到了2800余吨,每年节约人工成本约820万元。

发耳煤矿是六盘水煤矿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推进“富矿精开”的一个缩影。而作为贵州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同时也是“西电东送”第二批“四水八火”重点电源项目之一,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煤场管理部副主任张雁介绍,公司通过机组改造、配煤掺烧等方式,降低供电煤耗,实现精深用矿。

“精细化配煤掺烧,能够把低品质一点的煤炭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它本身的能源属性能够得到发挥。”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通过持续开展设备升级改造,深挖内部节能降耗潜力,公司2023年供电煤耗同比2022年降低1.77克/千瓦时。公司在承担好“西电东送”使命的同时,实现了节能降碳,助力绿色发展。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值长董泽波说:“我们的电主要输往广东。而且公司每年都有技改项目,保证我们的供电煤耗达到最小化。”

始于三线建设的六盘水工业如今正向“新”而行,奋力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今年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采矿业同比增长5.6%,制造业同比增长17.6%。

刘远昌和刘刚父子

新的一天,刘刚驾驶内燃机车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一车车被运往水城东站再到全国各地的各种物资,成为六盘水这座现代能源原材料工业新城的重要支柱,也拉开了“江南煤都”以“富矿精开”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序幕。

“不管科技怎么发展,时代怎么变迁,上游0405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的历史,它也一定会成为激励我们未来不断奋斗、不断向前奔跑的时代号角。”

记者

佟文玲 黄静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王庆江

编排

李佳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