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对于许多动物名字来说,生僻字反而成了常用字。人们总是习惯性地“长字认半截,宽字认半边”,闹出许多笑话。大鲵的“鲵”字很多人还真就容易认错,曾经有一位自然保护区的局长,在一次会议上就将鲵字读错了,在介绍他们保护区动物物种的时候说:“在我们保护区内的河流中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娃娃鱼,也就是你们城里人称的大儿。”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那位局长还莫名其妙。
大鲵
其实大鲵是相对于小鲵而存在的一种隐鳃鲵科大鲵属的有尾两栖动物,一种喜欢在山溪水下溶洞中活动的古老的两栖类,起源于3亿6千万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古老的两栖类。大鲵长相有些怪异,有着扁平的头部,一张宽阔的大嘴与那个圆不溜秋的小眼睛在头部形成了怪异的组合。四肢粗短,体侧有宽厚的纵行肤褶和若干圆形疣粒,一条侧扁的大尾巴或多或少有些鱼的样子,暗灰色的身体上隐隐约约有些花纹。那身上时时都是滑滑的,不碰则已,一碰成堆成堆的粘液更是湿漉漉地充满了整个身体。粘在手上让人很不舒服,怎么洗都难以洗干净,还有一些奇怪的腥臭味。难怪,虽然大鲵行动缓慢,却没有多少动物愿意去捕食它。
大鲵偶尔会发出类似于婴儿啼哭的声音,在夜晚的山谷里突然听到还有些瘆人,也因为它的叫声得了“娃娃鱼”这名字。相比其他很多两栖动物,大鲵在水中活动的时间更长,它大多数时间都待在水里的洞中,即使吃东西也是待在水里。那么问题来了,大鲵是两栖动物,但它为什么总是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很少上岸呢?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大鲵的繁殖比较有趣,自始至终雄性大鲵都充当着“责任爸爸”,而任由雌鲵去“潇洒”。大鲵可不像其他两栖类那样很快就性成熟,一般要15岁左右的大鲵才开始生儿育女。雄性大鲵首先要去找好“婚房”,并且将“婚房”进行修整,还要打扫干净,等雌性看得入眼了,就将雌性邀请入“洞房”产卵。都说“严父慈母”,这大鲵妈妈可一点也不“慈”,产完卵如果不是大鲵爸爸护着,大鲵妈妈可能直接向自己的孩子下狠手,把它们当成自己的美餐。都说“虎毒不食子”,也不知道这大鲵妈妈怎么就下得去口。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大鲵爸爸干脆直接把“疯婆子”赶走,寸步不离地独自守候着孩子,等它们孵化。孵出的大鲵宝宝很快就“自食其力”,各自散去,才懒得理它们慈祥的爸爸。
大鲵曾经在贵州分布很广,数量也很多,毕竟像贵州这样的喀斯特山地,洞穴多,地下河多,雨水也很丰富,有许多地方都适合于大鲵生长。记得在三四十年前,大鲵在贵州许多地方随处可见,后来随着自然水体中农药、除草剂、化肥等等对水生动物有影响的化学试剂的出现,使得大鲵遭遇了灭顶之灾。据说大鲵特别害怕生石灰,有人在山溪上游投入大量生石灰,许多鱼被毒死,而最惨的是大鲵,无论大小都从水中爬上岸来,皮肤溃烂,痛苦地死去。
现在,曾经的大鲵分布区已经很难再看到大鲵。在贵州的一些偏僻山区,偶尔还能看到大鲵的身影,幸运的是,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几条溪沟里还有大鲵活动。多年的野外考察,我在贵州习水、石阡和荔波的野外都曾亲眼见过大鲵,只是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听人说过还在野外看见。
如今人工饲养大鲵的技术已经很成功,大鲵产品已在市场上常见,但野生的大鲵却依然非常稀少。有人会说,为什么不把人工养的大鲵放到野外去?说实话,有许多人工养殖场养殖的根本就不是中国大鲵,而是日本大鲵,放到野外去,只会乱了原生大鲵的基因。别看有些地方生态环境恢复了,但若没了种源,还是不会再出现。
关于大鲵,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大鲵是最大的两栖动物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体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大,通常可逾1米。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个体全长1.8米,重逾50千克。
有十分“厉害”的牙齿
虽然大鲵看起来一副呆萌可爱的样子,但也千万不要被它“扮猪吃虎”的外貌所蒙蔽。大鲵口中长满细密的牙齿,而且咬肌发达,猎物一旦被它咬住很难逃脱,只有自认倒霉了。它们的主要捕食对象是软体动物、甲壳类、鱼类及蛙类等,但如遇到落水的鸟类和小型哺乳类自然也不会放过。
2-3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由于新陈代谢缓慢,食物缺少时其耐饥能力很强,有时甚至2-3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最后回答文中问题:大鲵可以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的发育不完善,因而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作为辅助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