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新时代的贵州人丨周家荣:初心不改,匠心不变

1660864500
积分商场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贵州人,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迎难而上的勇气、主动作为的志气、开拓创新的锐气;从他们的故事里,你能读懂“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因为,他们是新时代的贵州人。

周家荣(右)

26个研发项目转化落地,6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这是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周家荣技能大师工作室自2013年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

“工作室现有25人,都是公司的技术骨干,我们正在研发港口用的高强度钢绳。”周家荣说,企业生产的钢丝绳先后用于“中国天眼”、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港珠澳大桥、北盘江特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

从1987年入行,今年已经是周家荣入行的第35个年头,职业生涯的前半段,周家荣潜心钻研技术、精进工艺,攻克一项又一项难题。如今,专注研发“高精尖”项目、传授技术带徒弟、检查钢绳的捻制质量是他的主要工作。

从一名学徒成长为国家级工匠,周家荣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热血青年”是工友们对他的评价。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周家荣除了吃饭睡觉,其余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工位上,追着老师傅请教工作中的难点、疑点,仅用三个月就能独立上机操作,而新工人通常要花半年时间。

“人的一生要一直学习,沉下心来专注做好一件事,不断提升自己。”这是刚入职时,周家荣的师傅对他的要求。在此后的30多年里,周家荣一直谨记师傅的话,并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徒弟们。

2003年初,公司确定开发模拉面接触产品。这在当时是一种钢绳中钢丝数量多、钢丝接触面大、破断拉力高、使用寿命长、技术含量很高的新产品。这个任务落到了周家荣和他的团队身上。

如何进行“模子选型”,怎样提升韧性,如何将钢丝从出口小的模子里穿过……这些都是摆在周家荣团队面前的难题。开会讨论、制作方案、反复实践检验,不断钻研、不断改进,最终周家荣和他的团队耗时一个月通过改进“模子”、加入机油冷却等方法攻克难题,研发出产品。

“最细的钢丝绳只有0.2毫米,和头发丝差不多,要用在国之重器上,责任重大,不敢有一丝马虎。”周家荣感慨,细致入微、精益求精是每一个钢绳人的座右铭。

常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周家荣在技能上有了质的提升,但随着研发项目愈加复杂,新的指标、参数让他眼花缭乱,周家荣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更多理论知识。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自修大专课程,加强对钢丝绳制造关键设备和关键技术的学习,报名参加公司和分厂组织的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专题培训。

而后,周家荣一直秉承着“实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采用“股绳工培训课堂+实践”综合教学法,培养了数百名技术骨干。

工匠精神,在于传承。“通过我们的努力,贵州生产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国高端钢丝绳,希望我们老一代人的技艺、精神能被传承下去,涌现出更多的大国工匠,谱写贵州更加辉煌的十年。”周家荣说。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记者

吴雷

编辑

吴雷

责编

孔薇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