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州省2022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铜仁分会场,由铜仁市人民医院承建的“铜仁市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开工。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是在医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信息化等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具有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医疗机构。配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发挥牵头作用,引领区域医学技术发展,带动县域医疗中心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区域内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据悉,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在“十四五”期间依托铜仁市人民医院、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六盘水市人民医院、黔南州中医院等5个单位,规划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而此次开工建设的铜仁市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是全省落地建设的首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据了解,铜仁市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49595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传染病区、教学科研实训基地以及医疗信息化工程及配套附属设施设备。
链 接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下发《有序扩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国范围内的规划布局,力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覆盖全国所有省份。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现象突出,薄弱地区患者只能选择跨地、跨省就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将有效提升区域医疗条件,专科将更加细分专业,更好满足患者看病需求。
优质资源年底前覆盖所有省份
《方案》指出,有序扩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实现大病不出省。围绕重点疾病和薄弱地区,加强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加快形成区域医疗服务“高地”,最大限度减少异地就医。
《方案》表示,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内的规划布局,力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到“十四五”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在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地区建成一批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培育一批品牌优势明显、跨区域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医疗集团,打造一批以高水平医院为依托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作平台,形成一批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的专科联盟。
“积极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从试点逐步转向面上推进。”《方案》明确,在第一批试点省份、输出医院基础上,继续按重点病种选医院、按需求选地区,坚持院地合作、省部共建,有序扩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覆盖省份,扩大重点病种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