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园》: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秋园,她来过,挣扎过,努力过,幸福过。今天,她80岁的女儿,借由一支笔,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
《浮木》:《秋园》的续集。一位八旬奶奶讲述中南腹地那些家人、亲戚、乡亲们的故事。作者通过回忆,记叙了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他们,这一生,像是一颗露珠的记忆,微小,短暂,但却也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就像一层薄薄的灰尘被岁月吹散。我真的来过这个世界吗?经历过的那些艰辛困苦什么都不算吗?
——杨本芬
女性书写的女性命运史。关于妈妈,关于我,关于我们的一切。
故事:用笔赶路,重走长长的人生
2020年,八十岁的杨本芬老人出版了自己平生第一本书《秋园》,以自传体小说的方式讲述母亲充满苦难但不失坚韧美好的一生。书册装帧朴素,巴掌大小,却如催泪弹一般,感动了无数人,许多网友留言说在书中看到了自己奶奶或外婆的影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汽车运输公司退休的杨本芬,跟丈夫从南昌来到南京二女儿章红家中,帮忙照看外孙女。难得的空暇里,她从女儿的书架上找书看。
萧红的《呼兰河传》,赛珍珠的《大地》,野夫的《江上的母亲》,充满着乡土人情气息,颇合杨本芬的阅读兴趣。特别是《江上的母亲》这本追忆父母及家族命运的书,她读过两遍,一个念头突然迸发出来:“我也可以写写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
已过花甲之年的杨本芬以高凳为桌、矮凳为椅,开始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写作——写母亲一生的故事,写一家人随波逐流、挣扎求生的经历,写乡间的那些人与事。
灶台上炖着汤,抽油烟机在头顶上轰鸣,做饭的间隙,杨本芬随时坐下来,让手中的笔在稿纸上流淌出一行行文字——“就像是用笔赶路,重新走了一遍长长的人生”。这一写就是两年,厚厚一摞手稿有八公斤重。
普通人的历史、民间的历史,记录下来的意义是什么?
2003年老母亲的离世,让处在悲伤情绪中的杨本芬更深切地意识到自己写作的意义。她的二女儿章红读到这些文字后,惊叹于妈妈的叙事能力。她把小说录入电脑,在2004年初以《妈妈的回忆录》为题在网上连载。后来,杨本芬学会了打字,就开始用“真希望快乐”的ID与网友互动交流。
帖子很火,跟帖留言不断,有出版社来商讨出书事宜,但未能有结果。十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出版人涂涂读到了小说的一个章节,“就被镇住了”。2020年6月,杨本芬的第一本书《秋园》出版。那一年,她八十岁。2021年8月,第二本书《浮木》出版。据出版方透露,第三本书也已经列入出版计划中。
母亲的小说刚开始连载的时候,章红对一位网友的留言印象深刻,网友说只有名人、精英人物的历史才有色彩,才能留存下来,普通人的历史是没有人耐心看的。 章红不赞同这种看法,认为这是对写作根深蒂固的误解——“只有了不起的人和事才是值得写成文字印成书的”。事实上,“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记述”。
出版人涂涂曾将《秋园》与齐邦媛的《巨流河》作比较,“每一代人都既是历史的参与者,也是历史的承受者。齐邦媛和她的父辈,当然承受了历史和命运,但比起大多数人,她还算是有能力去参与历史的。这样的记录当然珍贵,但每个时代,我们得到的其实都是这样的记录,它们重要,但其实又不够。反倒是那些碎片一般的,历史的承受者,那些普通人,如果他们的声音能留下一点点,就会特别的动人。”
感谢文字,让我们可以记录生活,赞美人生。
世间不是只有一种声音,所有的故事不必是同一个结局,每一份对生命的歌唱都值得被珍惜。
——小可
文本参考: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