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青春黔行丨贵州民大 “薪火传递” 志愿服务1队:以行动回答“‘三下乡’的意义”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1752654480

近日,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薪火传递” 志愿服务1队赴六盘水市钟山区黄土坡街道、鱼塘社区开展 “三下乡” 推普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从全国1680所高校、8013支申报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全国重点团队,该服务队紧扣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主题,通过趣味教学、互动实践等形式,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儿童的普通话水平,帮助他们打开沟通交流的大门,同时让团队成员在服务社会中锤炼本领,以青春之力书写语言文字事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薪火传递” 志愿服务队的队员正在给黄土坡街道的孩子们上课

趣味教学点燃普通话学习热情

“我叫车佳怡”“不,你不是车佳怡,我才是车佳怡!我喜欢画画和唱歌!” 在黄土坡街道的教学活动中,被抽到名字卡片的小女孩快速站起来介绍自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是团队设计的 “名字大作战” 破冰环节,孩子们通过书写姓名、随机抽取宣读的方式,快速打破陌生感,悄然开启普通话表达的第一步。

“薪火传递” 志愿服务队的队员正在给鱼塘社区的孩子们正在上课

针对乡村儿童语言学习特点,志愿者们构建了 “基础筑基 + 趣味实践” 的立体教学链:带领孩子们做 “大老虎开口腔”“棒棒糖舔腮” 等8项口部操,从唇部张合到舌部运动逐项拆解示范;“击鼓传花” 时嵌入绕口令挑战,“故事大王” 环节鼓励孩子们演绎《猴吃西瓜》,贴纸奖励让每一次开口都充满成就感。“以前孩子念拼音‘n’和‘l’总混淆,现在绕口令‘榴莲牛奶’说得溜极了!” 鱼塘社区教学点的家长笑着说。

从教室到操场,推普课堂不断延伸。在鱼塘社区室外空地上,孩子们围成圆圈玩 “传话筒” 游戏,“早起刷牙,睡前刷牙,没有蛀牙” 的普通话句子在欢声笑语中传递得越来越清晰。“室内训练 + 户外实践” 的模式让语言学习跳出书本:孩子们在角色扮演《大禹治水》时认识生字,在 “快问快答” 中锻炼反应力,课间追跑时也不忘用新学的普通话互喊 “大家都要小心点儿”。

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玩游戏

成长与认可彰显活动价值

“老师,吃西瓜要吃瓤!” 课堂上,5岁的刘劲涛高高举手,声音虽稚嫩却充满自信。而活动初期,他还是个在课堂上不敢主动发言的孩子。数据显示,活动期间参与的50余名儿童中,主动表达意愿提升近73%,绕口令发音准确率提高约57%。

推普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语言学习平台,更成为连接乡村与外界的 “文化桥梁”。“昨天跟着志愿者老师们学普通话,晚上回家还会主动教我们念词语呢!” 鱼塘社区的王阿姨说。志愿者走访中,多位家长为活动点赞:“孩子周末不再抱着手机沉迷游戏,而是追着我们背绕口令”“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常来,让孩子们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学好普通话,将来才能走得更远。”

活动尾声的 “奖品兑换” 环节,孩子们的纯真善良令人动容。根据课堂表现积累的贴纸数量,孩子们可兑换文具、跳绳等奖品。当多位孩子贴纸数量相同时,大家互相谦让:“你拿大盒的蜡笔吧,我家里有了”“我已经长大了,跳绳给他们吧”。

鱼塘社区的孩子们拿到了奖品

“看到孩子们从‘不敢说’到‘主动说’,听到家长们的认可,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志愿者赵哲黎在日志中写道。目前,“推普三下乡” 活动已在六盘水顺利完成,服务队接下来将前往毕节和遵义继续开展活动。收集的家长问卷反馈将成为优化工作的重要依据,后续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让推普服务更精准、更暖心。

合照

青春的脚步,总在探索与奉献中愈发坚定;黔地的风采,正等待被更多年轻的目光捕捉与书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悄然拉开帷幕,无数青年学子怀揣热忱,走进贵州的山川村落、城镇街巷,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的厚度,用心灵感受这里的温度。为此,我们特发起本次征稿活动,诚邀每一位参与者分享你的实践故事与感悟,展现“青春黔行”的美好与力量!

投稿方式

请将作品发送至指定邮箱:gzxxptbjb@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青春黔行征稿+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征稿时间

本次征稿活动自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截止。

编辑

王珺璐

责编

李柏杉

编审

罗阳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