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0日),动静记者来到黔东南州台江县,在这里,有一群绣娘通过“妈妈制造”公益项目真正实现了“背着娃、绣着花、挣着钱、养活家”的愿望。
“妈妈制造”公益项目通过与知名设计师合作,创作既具有东方文化符号、又符合国际化审美的文创产品,助力非遗技艺走向世界,在创新性传承中走向新生。该项目由中国妇女基金会联合北京蚂蚁力量共同发起,通过“非遗+文创+扶贫”的模式,带领广大妇女居家就业、凭借指尖技艺脱贫致富,也让更多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有人关照,得到关爱。
台江县通过“妈妈制造”公益项目完成1000余人次刺绣技能培训,实现300余名绣娘就业,辐射带动近1000 余名绣娘参加合作社,与360名残疾贫困妇女签订利益联结协议,实现每位贫困残疾妇女500元的分红总额18万元。
潘泽英是今年3月来到妈妈工坊的一名绣娘,她告诉记者,平常要照顾小孩、老人,不能出去打工,没多少收入,在工坊培训后,有自己的收入,能补贴家用。“谢谢这个项目,让我们这些农村妇女有工作。”她高兴地说。
“妈妈制造”的打样师姜丽兰从小喜欢画画,她来到这已经一年了,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她的日常工作是按照总公司发来的图案进行打样,绣好后发给各个工坊负责人,各个工坊再按照样品来绣。姜丽兰说:“在这里工作很好,有生活费,让我们不愁吃不愁穿。”
贵州省台江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杭州市帮扶黔东南州工作队台江县工作组成员刘康告诉记者,贵州台江翁你河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项目开展合作,形成“一社多坊众创”扶贫方式,全方位提升台江银饰、刺绣产业层次,推动全县银饰刺绣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让传统文化由抽象变具体,由无形变有形。
据了解,“妈妈制造”台江苗手工合作社作品曾先后亮相美国时代广场、北京国际时装周、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获得“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卓越艺术奖”。
绣娘们的巧手,织出了精美的手工绣,她们将苗族刺绣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用一针一线绣出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见习记者:王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