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五千年前的彩陶上,为何趴了好多只青蛙?

央视新闻
1731565980
积分商场

近日,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从意大利回归祖国怀抱。其中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令人惊艳,受到广泛关注。甘肃省定西市博物馆正在举行“纪念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彩陶艺术展”,展出了近百件马家窑文化彩陶。

01 近百件马家窑文化彩陶展出

本次展览,来自甘肃全省各地的98件马家窑文化彩陶精彩亮相,以盆、钵、壶、瓶为主,器型丰富、纹饰典雅,从不同层面反映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特征、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其中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公开展示,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5300至4200年左右,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

遗址于1924年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被发现,彩陶发达是马家窑文化的显著特点。

本次展览预计持续2个月,市民游客可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02 看彩陶纹饰 探文化内涵

此次展出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器型丰富是一大特点。既有多种祭祀用品,也有日常生活使用的罐、缸、壶、瓶等。

甘肃省定西市博物馆馆长 李才:马家窑早期的红陶蛙纹双耳缸。

青蛙的生存能力比较强,这也是我们远古先民对青蛙生存能力比较强的一种崇拜。

青蛙的生殖能力比较强,也是表达了我们远古先民的一个期许,子孙繁衍、发达。

这件红陶缸上面比较大,下面比较小,装食物的时候可以减少缸与地面的接触面,起一个防潮的作用。

纹饰多样、富于变化是马家窑彩陶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众多的彩陶纹饰中,蛙纹是一种常见的图形。观察不同时期的马家窑彩陶,也会发现蛙纹的演变。它们线条逐渐变得粗犷、豪放、抽象化,而造型也从具体的青蛙,变成了对腿部的突出展现,这也体现出先民对于力量的崇拜。

据介绍,在马家窑彩陶发展鼎盛时期,陶制细腻、线条流畅、韵味十足,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先民的生活状态和对美的追求。

编辑

任绍文

责编

陆勇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