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省绿色金融发展报告》发布,构建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让自然价值可见可估

动静原创
1751790900
动静原创

在昨天(7月5日)举行的“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论坛上,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了《贵州省绿色金融发展报告》,肯定了贵州从首创“生态账户”机制、构建省级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探索碳金融与产业转型深度绑定等方面打造西部绿色金融范本。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政策顾问蒂姆·斯科特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政策顾问蒂姆·斯科特表示:“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同目标,就必须在自然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和谐的关系,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院长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陈诗一

“生态绿色发展需要资金加持,传统的融资模式远远不够。我们团队发布的成果报告,也为未来生物多样性金融或者保险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支撑。”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说。

三年前贵州与复旦大学联合建设12个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就在上个月,试点之一的江口县造林碳汇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保险项目成功签约,为全省林业碳汇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保险+科技+生态”的综合保障范例。

复旦大学教授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李志青

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指出,贵州以环境的生态账户体系为基础,由政府发挥平台建设作用,打通绿色资金的供给与需求,进而推动金融机构参加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发展,值得推广学习。

目前,贵州绿色贷款余额已突破8400亿元,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白雅婷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听了分享后,她说:“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贵州省便是最佳范例之一,荔波是我们在贵州的示范站点,重点在于恢复天然林并探索可持续融资模式,让自然价值可见可估。”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王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认为,资金流向哪里,资源就会配置到哪里,贵州能够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场景为基础,把我们的生态资源去进一步的开发,实现生态价值,还是大有可为的。

记者

秦海瑭 杜俊杰 邵小芮

编辑

杨云婷

责编

汤成伟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