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历经十一载硕果累累 站在新起点再度扬帆起航!

动静原创
1563353760
积分商场

十一年,教育优先、共圆梦想;十一年,东盟与中国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历经11年发展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从一个400参会人员的小会提升至如今每一届都有数千人参与的盛会,它正在以越来越丰富的活动、越来越务实的合作,构建起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回顾11年的发展,历届交流周影响深远引起中外高度重视。国家领导人致贺信、东盟各国政要参会、国家部委领导及有关人员出席,外国使节,国内各类大学校长、院士、专家学者高度赞扬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成功举办和为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所发挥的纽带作用。

Mahidol University Prof. Rattarawadee Leelataweewud (泰国)

这个盛会规模非常大,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大家聚集在一起交流教育发展,探讨学术,推进各国之间校与校的深度合作,不仅可以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分享和推广,也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做法,这让我大开眼界,相信通过这个平台,大家会共同合作,共同进步。

十一年教育交流,强力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校际间务实合作。多年来,国际间教育交流项目、校际合作项目、职业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对华奖学金等各类务实合作项目逐步落地,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人文领域交流产生了极其长远、深刻的影响。

老挝国立大学校长 Somsy Gnophanxay

来签一个合作备忘录的,可能会有20个名额的奖学金,我觉得贵州这边非常重视创新创业加快教育这块的项目,我们学校也准备加强这一块的工作。

海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李玉凤

东盟教育交流周能够在贵州举行,我觉得在前十年对贵州教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带动中国教育进一步国际化。我们在老挝也设立了分校,希望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能进一步跟东盟国家合作。

十一载务实合作,助力中国、贵州及贵安对外开放。在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方嘉宾共同努力下,交流周为贵州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搭建了坚实桥梁,为贵州扩大国际“朋友圈”注入了新的力量。中国东盟交流周永久会址落户贵安新区后,为贵安新区带来了对外开放新的机遇。

JOSE RIZAL UNIVERSITY Prof.ANA BELEN S. CUYUGAN (菲律宾)

我觉得这里的环境非常漂亮,人也非常的热情,我个人非常荣幸,也非常开心能参加此次活动。这次活动为我们和中国双方搭建了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双向的学生流动和语言文化交流、师资互访,通过合作办学的形式加强了人才的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 刘宝利

永久会址设在贵安新区,意味着以后交流周这个平台在这里落户了,中国和东盟开展教育、人文合作就有一个稳定的地址。教育交流和学校有密切关系,这个地方举办会更贴近教育,将来国外的代表不仅在会场交流,他还可以走进学校,和教师、学生更贴近。

十一年人文交流,推进各国多元发展。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教育为纽带,促进各国在经贸、旅游、文化、科技各领域合作,提升中国、贵州及贵安与东盟各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在更具体的层面上深植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的民意基础,为区域的和平、稳定、繁荣作出了贡献。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 王妃

我很想留在中国工作,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经济发展的也很好,如果能在中国找到工作,对我来说是件好事。我也想为促进中国和我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之间关系做一些事情。

美术学校负责人 王琪

我来参加少儿美术作品成果展很荣幸,我觉得可以给美术教育向全球做一个展示,作品展出有很多来自全球的,加拿大的、澳大利亚的,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作品是这样,国外儿童是怎么样的,可以学习一下。

历经十一载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硕果累累、欣欣向荣。很快,2019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又将乘势而起、再度杨帆起航,开启教育合作、人文交流的全新未来,世界的目光将再度聚焦贵州、聚焦贵安。

记者:阳明 刘荣曌

编辑:刘一桥 王萍

责编:陈友健

编审:黄胜男

编辑

娜娜

责编

孔薇

编审

陈薇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