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了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完全赞成和拥护。”3月5日下午, 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州长罗强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这是一个政治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好报告,让人倍受鼓舞。
“民族文化、生态环境、良好区位是我们黔东南州的三大优势。”发言中,罗强说,“十三五”期间,黔东南旅游业快速发展,累计接待游客4.83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4200 亿元。在罗强看来,旅游不仅带动群众脱贫,也将成为黔东南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支撑。
发挥好独特的资源优势,丰富旅游业态是黔东南做好旅游的首要任务。罗强表示,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中国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数量都是全国市州级第一,侗族大歌是全省第一项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黔东南不仅拥有全省最好的自然生态,拥有红军长征足迹等厚重红色文化,还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镇远古城。对这些宝贵资源高水平开发后,也将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
丹寨万达小镇是黔东南旅游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罗强认为,在旅游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旅游开发能力。一方面要加强与华侨城集团、中国旅游集团的战略合作,提升景区、酒店等运营管理水平,推进旅游资源互补性开发,建设更多主题各异的度假康养小镇,争取再“引爆”一批网红景区景点;另一方面鼓励黔东南州涉旅企业做大提强,充分发挥涉旅企业的属地优势,分片区对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集中打造,逐步形成交相辉映的发展格局。另外,还要加快推进4A级景区县县全覆盖,积极推动西江苗寨 5A级景区创建,实现旅游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实现旅游产业化大提质。
提升服务品质才能赢得旅游口碑。罗强说,黔东南州正在继续抓好旅游“1+5个100”工程,大力提升旅游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水平。要加快实现五星级酒店零的突破,并积极发展高档民宿,增强对高端游客的吸引力。加快旅游厕所建设,继续推广景区直通车,抓好导游和旅行社的培养培育,对侵犯游客合法权益的行为零容忍,千方百计提高旅游满意度,努力让黔东南州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度假康养胜地,唱响“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