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青山绿水、一茶飘香四海
一刀雕出乾坤、一举享誉世界
一园筑就梦想之名!
4月13日,“畅行中国·献礼建党100周年‘钱江潮涌·100小时行走的浙江’”——“全国百城百台”大型融媒新闻行动记者团走进衢州市开化县,这里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
从开化县城出发一路向北,驱车1个小时就能到达一片原始森林。草木葱茏、流水潺潺、山花烂漫,4月的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进入了最美的季节。沿着清澈见底的山涧溪流一路拾级而上,十几分钟后,一处飞瀑出现在大家的眼前,旁边立着一块刻有“钱江源”三个大字的石碑。
顺着羊肠小道步入即可见到绿色如茵的树木植被,整个空气的湿度之中带着高浓度的负氧离子令人的呼吸道神经系统得到了更快速的跳动。走在这里会感觉到身边大大小小的古道与栈道,顿然间为这里的历史底蕴增添了不少的元素。
方文斌是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名护林员。每天5公里,一年300多天在巡山,管护着两万亩天然阔叶林和25公里防火带。“在别人眼中,树就是树,而在我眼里,这是我多年的老朋友。5岁时,我就随父母从义乌来到开化县林场。父母巡山时就带着我,我一边捡拾猪草,一边看父亲用蜡笔在树桩上做记号。这么多年过去,我依然印象深刻。那时并不理解,后来长大了,父母告诉我‘森林需要呵护,要一代人接力一代人,心甘情愿地付出’。现在,我上山依然要背上一把柴刀、一捆绳索,那是我父亲的装备,也是我的装备。”方文斌说,“以前我们巡山主要防止有人滥伐树木,现在大家观念变了,防火成为工作重点。”
走进钱江源国家公园,仿佛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生物基因库,各种生命以它本来的面目繁衍生息,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还是中国特有世界濒危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麂、白颈长尾雉的全球集中分布区,还有为数众多的白鹇、黑熊、小灵猫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
开化县政府党组成员、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汪长林介绍,开化在管理体制建设、地役权改革研究、科研交流成效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出大量创新性工作,为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社会治理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定可复制、可借鉴性经验。
“钱江源头水,开化龙顶茶。”随后,百城百台采访团来到茗博园寻味“一茶飘香四海”的开化龙顶名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独一无二的生态资源,孕育出绿色有机、质优味醇的开化龙顶。
位于开化县马金镇的茗博园内,采茶工们正在茶田里采摘春茶。而在一旁的茶叶加工车间内,摊青、杀青、揉捻、理条、烘干……随着炒茶工们专注的制茶动作,茶叶的清香扑鼻而来。
依托生态,培育品牌,开化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绿水青山释放的经济价值,使得茶产业迎来了大发展。2020年,开化龙顶品牌价值达27.16亿元。
开化是中国根雕艺术之乡,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团来到了根缘小镇的核心区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走进根宫佛国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汉唐风韵的仿古建筑,近年来,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实现了“根雕+旅游+文化”的根本性裂变,完成了从“做根”“卖根”到“赏根”“品根”的华丽转型,下一步,将力争实现浙江千万级核心景区、长三角文旅特色小镇第一镇、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三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