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科学院沙文创新基地
在贵州科学院沙文创新基地的国家食品云检中心,贵州近70%的食品安全检测在这里开展,最近,科研团队正在进行贵州的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
贵州科学院分析测试研究院实验室
“一个农产品到我们的实验室要经过几十个步骤,进行它的营养的分析,再通过农业部的专家审核认定,认定产品是真正的营养好,绿色产品,它在市场上更具有这样一个竞争力,去年我们认证了7个贵州省名特优新农产品,今年我们预计是再认证几十个。”贵州科学院分析测试研究院质量品牌研究室技术人员代姣介绍道。
研究室技术人员 代姣
贵州科学院作为全省唯一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十三五”期间新立项科研项目728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值25.2亿元。实验室分析检测试管
科技创新的竞争力,还体现在研究成果的转化上。在基地的纳米材料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新突破的高温蒸煮膜和低温热封膜技术进行实验论证。
纳米材料工程中心副主任 黄晓枭
通常一些高性能的膜材是进口买到的,吨价在1.5万元到1.6万元,通过国有化的技术来实现突破,1万元左右就可以了。我们现在每年可以向中石化提供复合助剂500吨左右,对整个薄膜行业带来的产值就是50亿元左右。
基地生产的塑料薄膜
同时,科学院还利用研发成果孵化生产型企业,就地转化科技成果。在基地的高分子增材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团队研发的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3D打印材料的再生利用,目前已经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的零部件生产上。
冶金化工研究所副所长 吴健
“这是我们典型的3D打印汽车零部件产品,这个产品它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无模具制造,并且是复杂结构一体成型,用传统的工艺需要用模具进行生产,模具的研制周期在半年以上,模具的研发费用超过200万元。我们现在利用3D打印技术,仅仅用了12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个产品的生产,产品的研发费用也是大幅降低,大概降低了40%。目前,我们累计生产产品超10万件,服务企业上百家,今年以来已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贵州科学院冶金化工研究所副所长吴健介绍道。
贵州科学院3D打印车间
贵州科学院新建创新平台33个,各类各级创新平台达到了50个,对58家企业进行孵化,累计服务企业超过了6千家,科技服务收入达到了3.2亿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值25.2亿元。
贵州科学院副院长 张洪亮
“面向未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从喀斯特资源与生态环境,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先进新型材料与现代化工、检验检测,认证与咨询服务,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五大创新板块,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扎实推进贵州省‘重点人才蓄水池’工作,为贵州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贵州科学院副院长张洪亮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