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少儿时代,夏天能吃到一口井水镇过的西瓜,就堪称快事一件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658550480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夏日食西瓜,向为快事。只是随着年齿渐增,即或遇上好瓜,也须克制,不复当年痛快淋漓的威风。另外一个可以想见的因素,则是因为物资不复匮乏,于是销夏的选择也便多样,西瓜失去专宠的地位,不足为奇。

如今的年轻人很难理解我这一代对西瓜的感情,举个例子来说,我中学时候读到苏东坡的其中一首《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毫无疑问,东坡先生描写的是夏日酷暑场景,不知为何,明明人家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是在“卖黄瓜”,而我脑补出来的画面,一定是西瓜……

在我小时候,还存留计划经济时期的遗风,父母单位偶尔会应季发放福利,其中,夏天的西瓜,可说是小孩子最欢迎的项目。且往往数量不少,辛辛苦苦扛回家来,置于床底,颇有富甲天下之感。过去没有空调,到盛夏时节,气温上升,有些过熟的瓜在内部发酵到一定程度时,会忽而爆掉,我们家好像没遇上这种“炸裂”之事,但时有耳闻。据说其状相当惨烈,皮瓤汁水,爆得满室狼藉。

没有冰箱,西瓜在吃之前最好稍微镇一下,理想的状况是附近有口深井,放置其间,一两个小时候,清凉浸骨,西瓜的滋味得到最大的加持。如若不然,也最好是在入夜后再食,拿自来水浸泡过后,至少不会是温西瓜,多少有些煞风景。

一直有个印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谓品质上佳的本地出产,首推榕江西瓜,皮薄多汁,既甜且沙,所以街头所售,往往以此标榜。只是真假其实难辨,大人们买瓜,全凭经验,时不时就有人传授,或靠眼神犀利,观其纹路颜色,查其瓜蒂形状;或靠听觉敏锐,屈二指以敲之,附其耳而闻之。高手自诩,百不一失,每到夏天,就会在各种场合听他们吹嘘。

小屁孩们在旁边听得多了,似懂非懂,却各自累积下关于鉴定西瓜的一系列技术指标来。遇到家里来客人,父母指使上街购物招待,也有样学样,“望闻问切”起来。

不知道别的小孩是不是理论可指导实践,反正我只能说装模作样,心里全然没谱,一阵敲击拍打过后,还是得让摊主拿刀切个小小的三角,戳出一块瓜来,皮之厚薄,瓤之红白,一望可知,这才最后下定决心付钱,然后将戳出来的瓜重新填回去,以胜利者之姿“班师回朝”。

榕江西瓜

榕江西瓜出名,的确有来历,《贵州传统食品》一书记载:“单瓜重五到十五公斤,含糖量高达百分之十四。一九八三年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南方七省市科研协作会’上获质量奖第一名。”

榕江西瓜

但最近读到几本有关榕江的旧志,却颇为颠覆我的印象。

其一为《古州厅志》,余泽春修,余嵩庆等纂。光绪十四年刻本,十卷首一卷。古州在今榕江,其卷四“食货志”,记载算是比较详尽,却只字未提及西瓜。

其二为《榕江县乡土教材》,李绍良纂。民国三十二年编未刊本,一九六五年贵州省图书馆据中央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藏原稿本抄录复制。编制较晚近,其体例已颇有现代气息,如民间故事、歌谣、民间文艺之类,皆“五四”之后才有的概念。此册编写颇为简略,涉及物产的部分至寥寥数语,不要说西瓜,连其他瓜果也都几乎没有提到,反是谈及当地棉花产量丰、品质佳,印证了《古州厅志》里的记载,难怪后者拿出很大的篇幅记述棉花种植生产的要点,不为无故。

图片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最后一种为《古州杂记》,清,林溥撰。为海宁管氏庭芬抄本,仅存一卷。此册似为上海图书馆藏,叶心有“国粹学报 丛谈 第六十四期”字样。作者嘉庆四年在此地为官,留下这本杂记存世,其中有一条讲到,“南瓜冬瓜到处皆种,独不产西瓜,种亦不实”。

看来,西瓜在榕江并非古已有之,询之当地朋友,回答是,榕江种瓜,一度中断,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再行推广,享誉周边,是较为晚近的事情。草草撰文,材料不足,待我今后慢慢补充吧。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飞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