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管理规范化,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矫正质量。今年以来,毕节市织金县司法局不断创新思路理念,持续强化监管力度,有效降低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风险。
一是紧盯规范管理,防控有力度。依托贵州省智慧矫正系统,认真落实“日定位、周听声、月见面、月考核、季评议、年考评”措施,严格执行报到、报告、请假、变更居住地等制度及人民法院禁止令。
规范排查分析,做到每月自查、法定节日必查、敏感时段和重要时期严查,及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动态;规范风险评估,对请假外出及有其他异常动向的社区矫正人员科学测评其人身危险性、社会危害性和再犯罪可能性,实施有针对性管控措施。截至目前,全县189名社区矫正对象全部纳入“一人一档一方案”规范管理。
二是紧盯走访排查,监管有高度。县级层面由专人负责,按管理级别,定期或不定期采取电话抽查、在线签到、随机走访等形式进行核查,及时了解掌握重点社区矫正对象日常活动轨迹和行为动向。同时,各司法所深入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地村(居)委、家庭、邻居、工作地开展走访排查,逐人见面,全面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现实表现情况及生产生活状况,扎实推进日常监管从“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延伸。2022年以来,走访核查社区矫正对象400人(次),切实做到走访排查全覆盖,脱管漏管现象零发生。
三是紧盯安置帮教,帮扶有深度。2022年7月8日,由司法局牵头的织金县“两类人员”安置帮教就业培训基地在毕节市永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培训基地为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两类人员”提供就业培训的同时,积极协调有关单位提供合适就业岗位,被安置对象同工同酬不受歧视,在符合公司用工条件前提下,安置企业积极录用急需就业的“两类人员”。目前已培训“两类人员”9人次,为织金县辖区内生活困难又无经济来源的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就业途径。近五年来,织金县司法局通过各种途径,累计帮教“两类人员”约4173人(其中必接对象1530人,已全部落实无缝对接),帮教率达100%。
通过防控有力的监管措施和深入人心的心理矫正措施,织金县司法局守牢社区矫正工作的安全底线,在治本安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以来,织金县社区矫正对象违规违法犯罪现象有效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