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六盘水市水城区2022年农业现代化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2022年以来,水城区坚持“中国凉都·康养水城”的发展定位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之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争取各级财政资金3.48亿元,农业现代化基金1.1亿元,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粮食安全底线筑牢夯实。稳定发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重要农产品供应有保障。2022年市下达水城区粮油生产目标任务87万亩,全区共完成粮油播种面积89.38万亩,其中,大豆10.03万亩、水稻1.62万亩、玉米35.53万亩、马铃薯30.31万亩、小麦3.59万亩、其他作物8.3万亩。据测算,全年粮食产量完成21.26万吨,其中小麦0.6万吨,水稻0.65万吨、玉米12.44万吨、高粱0.2万吨、马铃薯6.3万吨(折粮)、大豆0.69万吨、其他0.38万吨。
水城区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宏景茶叶基地一角。
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立足区域特征,以“凉都三宝”为重点,加强产业管护,全面推进农业产业优化,抓实产业提质增效,将“两园一田”目标任务细化到地块、图斑,制定了标准操作手册。全区现有猕猴桃11.2万亩、茶叶8.6万亩、刺梨40.3万亩,已累计建成猕猴桃“吨产园”2.1万亩、刺梨“千斤园”5.5万亩、茶叶“万元田”0.8万亩。同时,聚焦其他特色产业发展,完成精品水果投产面积15.73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3.2万亩,种植食用菌菌棒1.63万亩,烤烟种植面积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6.1万亩。2022年获全国绿色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荣誉称号。
畜牧生产保障供给有效。坚持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发展,按照“提生猪、增牛羊、扩家禽、养特色”的思路,加快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温氏集团、正鑫公司、农投公司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积极深化扶持,以陡箐镇、董地街道为核心,全面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区有规模化养殖场412家,其中存栏5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390家、存栏50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场10家、存栏200只以上规模肉羊养殖场7家、存栏5000羽以上规模禽类养殖场5家,2022年六盘水大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入选“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名单。预计今年实现出栏生猪36.27万头、肉牛3.08万头、羊8.39万只、家禽281.41万羽,完成“四肉”产量4.42万吨、禽蛋产量1.43万吨。
金灿灿的刺梨鲜果。
农特产品加工提档升级。紧扣全产业链要求,以“凉都三宝”为主,狠抓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一批包装生产项目和后续深加工项目,有效延长产业链、增加价值链、拓展利益链,2022年全区预计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8%。全区围绕猕猴桃、刺梨产品加工,建成了加工能力12万吨的初好刺梨加工厂;围绕茶叶产品加工,建成茶叶加工厂20个,年加工能力达1600吨以上;围绕马铃薯、大米、辣椒、苦荞等特色农产品,建成农产品加工厂34个;围绕农特产品包装,建成水城经开区泡沫箱厂、塑料筐厂、包装厂;围绕温氏养猪、桃花蛋鸡等后续加工,建成水城区生猪屠宰场、牛羊屠宰场和活禽屠宰场。
工人抱着刚刚采摘下来的金耳菌,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引进适应特色农业、畜禽养殖、设施农业、粪污处理等高效专业农业机械,推广小型智能化、多功能、组合式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装备现代化,全区组建农机合作社5家,农机总动力47.02万千瓦,拥有各类农机具12.38万台(套)、拖拉机508台,2022年预计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36%。在猕猴桃、刺梨、茶叶等核心示范基地探索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建设,开展质量追溯、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管理等应用,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累计投入资金1.42亿元建成猕猴桃物联网视频监控体系1600亩、智慧农业猕猴桃园6700亩、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及节水灌溉系统160亩。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以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提升等为重点,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全面加快乡村建设。2022年完成农村厕所改建1265个、新建835个,合计2100个,完成率100%;全区建成农村卫生公厕518个,实现行政村公共厕所覆盖率达100%。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9.26%,农膜回收率达85%,行政村实施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覆盖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水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邱洪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