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位“中国天眼”之父

新华网
1694733900
积分商场

2017年的今天

他不幸逝世

二十多个寒来暑往

8000多个日日夜夜

他用自己生命的近三分之一的时光

在世界天文史上

镌刻下新的中国高度

他与“中国天眼”的故事

曾感动了无数人

他的精神

也曾激励了无数人

南方有仁东

追寻天星梦

他,就是

“中国天眼”之父

南仁东

一 句 话

上世纪90年代初

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和美国的射电望远镜相比

差距巨大

1994年

曾在日本担任客座教授的南仁东

放弃了高于国内300倍的薪资

毅然回到中国

决心建一个

世界上最大的

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他说

“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

就是为了这句话

年近半百的南仁东

开始了漫长的FAST工程选址工作

他拄着竹竿

喝浑水、吃冷干粮

冒着生命危险

几乎走遍了贵州所有的洼地

甚至有一次

他遇到了山洪

生死瞬间

他往嘴里塞了几颗救心丸

连滚带爬回到垭口

才得以保住性命

南仁东(左三)与工程技术人员在大窝凼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进展。(2014年12月1日摄)。新华社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11年

南仁东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

可他却没有一次向困难低头

在391个备选洼地里

终于选到了最适合FAST建设的台址

南仁东在大窝凼施工现场与工程技术人员讨论(2013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中国天眼”有了建成的希望

南仁东还在兴奋地规划着、实践着

每一步的建设工作

可他的生命

却在慢慢走向倒计时

一段影像

这段影像

拍摄于南仁东罹患肺癌后

2015年

70岁的南仁东被确诊肺癌

手术结束后三个多月

放心不下“天眼”的他忍着病痛

义无反顾地返回施工现场

当时的南仁东声带受损

说话已经十分吃力了

可他依旧沙哑着声音

一字一顿地认真询问着、讲解着

南仁东(左二)在大窝凼施工现场指导反射面单元拼装工作(2015年11月25日摄)。新华社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他说

“天眼”如果有一点瑕疵

我们对不起国家

这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

却让所有人

泪流满面

2016年9月25日

FAST主体结构落成

尽管身体早已经不起折腾

他仍然从北京飞赴贵州

亲眼见证了自己耗费20多年心血的

这项浩大科学工程的顺利落成

2016年9月25日,南仁东在FAST工程落成启用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一切的一切

都在向他期待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可他的生命

却走向了尽头

一颗星

尽管南仁东想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可无情的病魔

还是夺走了他的生命

2017年9月15日

那个最懂“天眼”的人

永远离开了我们

一年后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

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

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

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

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同日

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捐赠的

“时代楷模”南仁东塑像

在“中国天眼”现场落成

从星空和地面两个维度

这位“中国天眼”的发起者和奠基人

将永远聚焦这个

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南仁东星”

承载着他的期冀

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

默默守护着我们

这是2010年8月拍摄的南仁东。新华社发(张蜀新 摄)

他的眼睛闭上了

中国的“天眼”却慢慢睁开了

近年来

“中国天眼”不断取得新成就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辐射新形态

“中国天眼”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

“中国天眼”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

“中国天眼”发现迄今宇宙最大原子气体结构 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

……

南仁东在大窝凼施工现场(2013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中国天眼”不断取得新成果

我们相信

在天上默默看着这一切的南老

也会感到欣慰吧

斯人已去

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

向南仁东先生致敬!

编辑

朱海婷

责编

李佳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