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水下养鱼,水上种稻! 遵义播州区探索鱼与水稻和谐共生模式

动静原创播州区融媒体中心
1659534480
积分商场

在人们的记忆里,水稻通常种植在田里,而在位于播州区石板镇的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遵义市播州区示范站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却将水稻成功试种在了鱼塘水面上,基地负责人正在查看鱼塘水面上的水稻生长情况。

记者在现场看到,鱼塘水面漂浮着大片水稻,水稻根部区域是一块块悬浮的秧盘,每个盘面上均匀的排列着圆形孔洞,孔洞上放有一个底部镂空的塑料盆,水稻就生长在盆里。

“水面种稻是鱼稻共生生态种养结合的新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既有效解决了水质富营养化的污染,又利用了闲置的水面来种植水稻,提高了鱼塘的综合经济效益。”区畜牧渔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覃普说。

据介绍,基地总占地20亩,是一片低洼易涝地,不适合耕种水旱作物。今年播州区因地制宜,依托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采取政府主导,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实施,打造鱼塘漂浮稻种植示范基地。通过水下养鱼,水上种稻,有效地形成了良性的种养殖循环生态体系。

“主要养殖速生鲫鱼新品种‘中科5号’,按水面面积的10%至20%,采用国家专利浮床漂浮种植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泰优808’。”基地负责人骆跃说,鱼塘中的鱼需要投喂饲料,加上鱼的排泄物,使水体日趋营养化,而“漂浮水稻”可以吸收这些养分,同时,鱼又可以吸食水稻的部分根须,可谓一举两得。

稻在水面长,鱼在稻下游。在维持鱼塘养殖规模的同时,还能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促进粮食增产,是提高粮食自给率、保障粮食安全的新途径之一,同时,通过水面种稻吸收利用鱼塘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实现营养物质循环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既能增加池塘产出,还能净化水质减轻养殖水体污染。

下一步,播州区将聚焦粮食安全,推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从而实现一水两用、一塘多收、粮渔双赢,确保粮食生产扩面、提质、增效。

通讯员:何艳 实习:胡佳倩

编辑

张僡

责编

飞宇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