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5日)下午2点开始,贵州省气象局对全省部分干旱地区实施3架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作业预计将于26日凌晨结束。
8月以来,贵州省平均降雨量30.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1.9%,全省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为了缓解旱情,气象部门决定开展飞机增雨作业。
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技术人员 李枚曼
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技术人员李枚曼告诉记者,本次增雨主要是借助台风“马鞍”今天在广东登陆的天气影响,台风会给贵州带来降雨和空中水汽,利用水汽条件,正好可以进行增雨作业。“人工增雨需要三个条件,一个是有足够的水汽,然后有上升气流,还有足够的凝结核,也就是我们常常采用的碘化银。增雨的原理就是把碘化银通过燃烧方式播撒到云层中,让它来吸附水滴,再变成雨滴降落到地面上。”
本次执行人工增雨作业的飞机除了此前使用的空中国王C90增雨飞机外,还有一架就是从四川广汉增调的360机型,也就是动静记者跟随拍摄的这架飞机。
下午两点,飞机准时起飞,大约30分钟左右,在技术人员操控的“飞机人工增雨空地通信作业指挥系统”上,记者看到此时飞机爬升高度已经达到6000米,据介绍,一旦靠近云层,工作人员按下增雨催化剂控制系统开关,增雨作业就可以开始了。
“本轮增雨作业主要在全省中旱以上区域执行任务,但是从预报来看,台风外围云系不太能影响到遵义和铜仁等旱区,目前两地条件暂时不具备增雨作业条件,所以我们本轮增雨主要是西南部,黔东南的西部这边。”李枚曼说,人工增雨的影响时间一般是作业后6到10小时之内。“在这个时间段,我们通过地面监控站,就可以看到降水了!”
结合全省出现的严重旱情和农业抗旱、降低森林火险、流域水库增蓄等增雨需求,从7月以来 ,贵州已经执行飞机增雨飞行15个架次 。
下午4点半左右,本架增雨飞机平稳降落在机场。机长常跃华表示,本次飞行平稳,按照计划圆满完成本次人工增雨飞行任务。
“我们这次最高飞行高度是7000公尺,最低是5000公尺,空中国王360具有的飞行动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尤其适合于贵州山区高原地形,它的先进的电子设备会使飞行人员的工作量极大减少,我们可以把精力更集中在飞行中对天气的判断上,让我们的增雨作业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