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难阻山海深情!今年浙江已投入12亿资金帮扶贵州
据了解,1996年起,宁波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黔西南州;2013年,杭州市接力帮扶黔东南州,宁波市继续帮扶黔西南州。24年来,浙江源源不断将真金白银、思想理念、技术人才等输入贵州,在资金投入、产业帮扶、消费扶贫、劳务协作、智力帮扶等多个方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携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结下了深厚情谊,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
2016年以来,浙江省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5.0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517个。在今年受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浙江省和杭州市、宁波市共投入帮扶资金12.13亿元。2018年浙江省安吉县向我省普安县、沿河县捐赠3200亩“白叶一号”扶贫茶苗,今年已开始采摘,当地群众称之为“致富茶”“感恩茶”。一大批浙江企业到我省参与农村产业革命,发展蔬菜、食用菌、鲜花、精品水果、林下经济等,取得积极成效。浙江累计为贵州引进企业329家,实际到位资金240亿元。此外,浙江创新开展“组团式”帮扶模式,教育结对帮扶贵州24个县市、1184所学校,医疗结对帮扶贵州391家医院,帮助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教师医生队伍”。
2016年以来,累计选派110名干部、2185名专业技术人才,到贵州开展脱贫攻坚和支医支教支农,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汪四花、时代楷模陈立群等先进典型。
在浙江省和杭州市、宁波市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黔东南州贫困人口从2016年的70.2万人减少到4.8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7.98%下降到1.19%,黔西南州贫困人口从34.27万人减少到3.5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04%下降到1.14%。在2019年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浙江省、贵州省和杭州市、宁波市、黔西南州的综合评价都是“好”。
贵州的农产品,在杭州这个大市场热销
走进位于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旗下的世纪华联庆春店,就可以看到丹寨的西瓜,麻江的小番茄,榕江的黄瓜、丝瓜……这里有120多种来自贵州的农特产品供顾客挑选。
杭州市民李女士经常购买来自贵州的蔬菜,她对记者说道:“黄瓜很新鲜,看起来很不错,还有就是黔东南的菌菇,我很喜欢吃,所以经常买。”
在这里,贵州省党政代表团的代表们边走边看,仔细听取企业经营销售及帮扶黔东南情况介绍。
据介绍,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是浙江省销售规模最大的商超连锁企业,业务涵盖购物中心、大卖场、综合超市等零售业态,共拥有各类门店500余个,在杭州、绍兴、温州、金华、宁波建有6个物流基地,2019年营收近150亿元。该公司秉承“帮农产出山、让乡村更美、为农民点赞”的理念,积极参与到对口帮扶工作中:2019年共引进黔东南西红柿、黄瓜、蓝莓等12个产品,年采购量260吨;2020年上半年对接从江、榕江两地特色蔬菜产地直发,西红柿、萝卜、香菇、木耳、香葱等销量达40吨;同时,还签订“三穗鸭”浙江总代理,力挺黔菜出山、黔品入杭。
今天下午又达成了五份合作协议:黔东南州人民政府、贵州蔬菜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联华华商集团三方签署《农产品供销合作协议》;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贵州真的有货实业有限公司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农副产品销售框架协议》;贵州联合润农畜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浙江三耕农业发展区域有限公司签署《黔东南林下鸡销售协议》;贵州禅之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云集共享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辣椒产销一体战略合作董事协议》。
贵州省政府与娃哈哈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今天(8月18日)下午,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考察了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听取企业发展历程、市场经营以及与贵州合作项目等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大健康系列产品的研发情况。贵州省政府与娃哈哈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如今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80个生产基地、180多家子公司,拥有员工近3万人,2019年全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企业规模和效益连续20年蝉联中国饮料行业第一。
贵阳娃哈哈生产基地建于2003年1月,是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之一,基地总占地面积约205亩,安置就业人数530余人,公司总投资9300万美元,2019年累计完成产值10.9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上缴税金1.04亿元。
贵州省政府与浙大签署协议,在教育科技医疗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
今天(8月18日)上午,贵州省党政代表团来到浙江大学考察。贵州省政府与浙江大学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教育、科技合作、医疗卫生、决策咨询、文化交流等方面全面深化合作。
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代表们参观校史馆,听取学校基本情况及对口帮扶贵州的情况介绍,在科技展厅观看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农业科技领域科研项目展示。
据了解,近年来,浙江大学与贵州的合作,以及对贵州的帮扶都在不断加深。2012年,贵州省政府与浙江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浙江大学与贵州大学签订对口支援与合作框架协议,选派干部任贵州大学校长,定向培养了贵州大学20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承担重点课程讲授18门;此外,浙大还积极支持湄潭中学、台江县民族中学发展;每年组织30支左右社会实践团队,约600名学生赴贵州开展调研、科研、扶贫、支教等各类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在医疗卫生方面,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帮扶湄潭县医院,先后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派出专家21批次共计39人,并捐赠先进医疗设备,帮助该院成为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浙大一院互联网医院湄潭分院;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帮扶台江县医院,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受援医院进行帮扶。此外,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还分别对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和道真县医院进行帮扶。
这里的城市会“思考”!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走进杭州“城市大脑”
今天上午(8月18日),结束了龙坞茶镇的考察以后,贵州省党政代表团来到云栖小镇。这里是全国最早布局发展云计算产业的地方。2014年10月,在云栖小镇的阿里云开发者大会上,贵州省宣布“云上贵州”系统平台正式上线。
截止2019年底,云栖小镇在有限的产业空间内已累计引进注册企业1842家,实现云产业增加值385亿元,财政总收入近10亿元。
云栖小镇这些年的发展是杭州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缩影。目前,小镇建设的杭州城市大脑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基地,正在全面承接城市大脑的产业创新。
考察学习中,代表们认真观看展板和视频,详细了解“数字杭州”建设以及“城市大脑”在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领域应用的情况,大家也不时互相交流,探讨。
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亲清在线”平台实现了杭州“1+12”的惠企惠民政策“在线申报、在线审核、在线兑现”(职工租房补贴更是实现1秒到账),真正解决了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问题。当前,杭州城市大脑已实现智能交通、便捷泊车、舒心就医,30秒入住、街区治理、食安慧眼、电梯智管、智慧环保等重点领域的多个应用场景。
一叶白茶寄深情:浙茶集团携手贵州多个县打造“致富叶”
在浙茶集团龙坞展销中心,代表们详细了解“白茶一号”项目两地合作情况,大家拿起象征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携茶”产品仔细观看,并交流讨论。
据浙茶集团负责人介绍,为了进一步支持黔西南州普安县发展壮大茶产业经济,浙茶集团与普安县共同投资2.8亿元建设“浙茶集团贵州(普安)‘白叶一号’茶产业园”,以“携茶”为品牌,开展普安“白叶一号”茶叶的品牌运作和市场推广,使“扶贫苗”真正成为“致富叶”。产业园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4亿元,带动1000人左右就业,人均增收7500元。
浙茶集团还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基地+贫困农户”的合作扶贫模式,在毕节市金沙县开展产销合作,基地开采面积达到6万亩,拓展面积达10万亩以上,对当地脱贫攻坚发挥了支柱产业作用;在遵义市余庆县开展有机和低农残茶叶原料供应合作,合作基地面积近4万亩;推进与黔西南州晴隆县、黔南州独山县的综合加工合作洽谈,与毕节地区、遵义地区等其他主要产业区县谋划以茶产业多渠道创新助力地区脱贫致富。
考察期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与浙茶集团签署《携手推进茶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重点从提升茶叶质量、产业融合发展、整合销售渠道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涉及普安、雷山、凤冈等多个地区。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昌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跟浙茶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要是考虑到了浙茶集团在全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它在全国和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很好的销售网络,我们贵州有全国最大的茶叶种植面积,有700万亩,我们希望通过双方的努力,共同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卖好我们贵州的农产品,真正让贵州农产品风行天下。”
代表团考察龙坞茶镇茶旅一体产业发展
今天(8月18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开始在浙江杭州的考察。上午,代表团首先来到龙坞茶镇,这里距离西湖仅12公里,产茶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茶镇”“万担茶乡”之称。
代表们在这里观看制茶工艺,了解当地茶旅一体产业发展情况。
龙坞茶镇是首批浙江特色小镇之一,这里有连片的生态茶园、精致的乡间民宿、波光粼粼的水库、清秀欲滴西山森林公园。
2015年3月,西湖区用不到两年时间,对龙坞茶镇11个村(社区)进行综合整治,环境品质全面提升,成为水清、路畅、景美的“美丽乡村”。此后,西湖区政府与绿城、蓝城和中交集团签订PPP协议,总投资51亿元,对小镇进行核心区重新规划建设。2018年,200亩有机茶园基地落户,今年3月,西湖龙井区块链溯源战略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加快推进龙坞茶镇打造成为集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现代茶园农耕科技运营、旅游观光、茶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