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记忆贵州|黔山风骨:《贵州历史文化名人》

动静原创唐亚平工作室
1645685940

黔山风骨
——写在十集文献纪录片《贵州历史文化名人》开播之际

“天下之山聚于黔,其山磊落峻拔,雄直清刚之气,一钟而为巨人”。

这是清代康熙年间贵州巡抚田雯在《黔书》中对贵州地理环境孕育的英雄豪俊所中肯而精辟的一段话。

贵州山雄水奇,人才俊逸,历史上涌现出不少国家的精英、民族的脊梁、国运的舵手、民命的屏障、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地方文教的领军人物。为了步武前贤,重塑黔山风骨,唤起广大民众热爱家乡,热爱脚下土地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广播电视台特从明清贵州名贤中精选出五位历史贡献大、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是杨文骢、周渔璜、郑珍、丁宝桢和李端棻。

杨文骢是明末被人誉为诗书画“三绝”的黔中才人,在画坛上有“金陵九子”之誉;诗坛上为“崇祯八大家”之一。人谓其“少负奇才,文章剑术兼擅其能,尤耽书画,伸纸泼墨,如风驰雨骤,生趣横溢”。之后,流寓金陵(今南京),游历东南名山,创作大量画作,结交不少江南文人画士,将自己的艺术推向新的高度。

不幸的是,杨文骢身处乱世,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他大无畏地投入反清复明的战火中,最终以身殉职。这种志在报国、殒身不恤的高尚人格,值得后人学习。

他来自世人视为“蛮荒之地”的贵州,然而才华卓越,被誉为大清康熙年间“第一才子”;

他是《康熙字典》《大清地舆图》的主要编纂者。

他主考江南,代天子祭陵。这位“孰与夜郎争汉大,手携至尺上金台”“力持风雅,领导群彦”的文坛领袖,他的人生还有什么传奇?让我们随着剧情的发展,走进周渔璜的传奇人生。

清代咸同年间,郑珍、莫友芝以才华独步黔中,被人视为“西南巨儒”。在他们的引领下,沙滩人才辈起,成为文化之乡,“沙滩文化”成为黔中文化的亮点。

郑珍,遵义人。自小聪慧,熟读经史子集,然而科场失利,三十一岁考取举人。见科举这条路走不通,于他躬耕自读,研习汉学、宋诗。在此期间,他与莫友芝所纂修的《遵义府志》,被梁启超誉为“天下第一府志”;他被时人尊崇为“宋诗派”代表人物之一。

郑珍一生遭受厄运,命运多蹇:科场失意,壮志未酬;生逢乱世,颠沛流离。然而他不气馁,不自悲,在旧学中寻找止痛剂。他一生著作宏富,计有三十余种,可位谓洋洋大观。这种“穷且益坚,老而弥笃”的人生观,充分体现其人格的伟大。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在其为政的四十三年间,面对内忧外患、国势日蹙、政治黑暗、乱象迭起的社会现实,始终秉持着救敝起衰的理念,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并以兴修水利,诛杀宦逆,整顿吏治,兴办洋务最为著名,对国家的贡献最大。时人对丁宝桢的清风亮节推崇备至,赞其治政“严刚有威”,操守“清绝一世”。可谓千秋的典范,黔人的楷模!

 清代道咸同光年间的贵阳士人李端棻,身处清末“大变局”的时代,继承先贤“救亡图存”的大志,毕生致力于救敝起衰,挽救危亡的大业中。他向清廷上《请推广学校折》,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大幕;他鼓吹政治变革,为戊戌变法“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一人而已”;他倡导实业振兴,创办“贵州全省铁路矿业总公司”;他在讲坛是大谈西方“三权鼎立论”“进化论”,在贵州充当了“民主先锋”。他一生的作为,为黔人作出了光辉的榜样。

十集文献纪录片《贵州历史文化名人》,通过文献梳理、田野调查、学者访谈等前期工作,他们接着精心策划、谋篇布局,最终诉诸镜头,以之成片。当观众看到这五个历史人物时,不难发现其中凝聚着电视工作者求真、求实、求美的专业精神,同时凸显他们对脚下土地深挚之爱。

贝奈戴托·克罗齐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梁启超先生亦曰:“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我以为,这五部贵州历史人物专题片的开播,必将引起广大观众强烈的反响;这不仅可以使一般读者见贤思齐,以奋发图强,建我家园,而且可以供领导者“裨益政治,鉴戒得失”,以增强文化底气。(作者:厐思纯)

厐思纯,贵州文史研究馆馆员、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乡贤研究中心副主任、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顾问。长期从事贵州历史文化研究,先后出版历史专著十八部,历史论和散文百余篇,参与撰写《中国地域文划贵州篇》,并整理出版《梧山文稿》《乐嘉藻日记》《潘氏八世诗集》等书。

编辑

居天奕

责编

冯祺

编审

唐亚平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