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国家政权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减轻基层负担。切实加强好组织领导,健全各级议事协调机制,形成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强保证,最终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聚党心、用匠心、赢民心,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凝心棒”。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须勤深入,接地气。基层社会治理要以“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为主体,搭建方便基层群众反映问题、“两代表一委员”收集社情民意、开展协商监督治理的新平台,通过“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深入基层开展工作,通过定期“坐诊”听取民意,主动“出诊”了解民情,适时“会诊”排忧解难,达到能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协商监督治理的具体举措与密切联系群众的现实需求,实现打通服务群众“最初一公里”“最后一步路”的工作目标,从而能多形式、多渠道的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开展协商治理和加强推动民生监督工作,更好地去解决群众困难,服务基层建设,达到提高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目的,实现做强基层社会治理、做实辖区企业(社团)、做精网格、夯实基层政权、强化基层社会管理能力的改革目标,最终努力开创新时代基层群众工作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新局面。打造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信任共同体,从而真正让基层组织强起来,组织活起来,人心聚起来,发展快起来,凸显出基层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须有思想,筑情怀。要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做到始终胸怀祖国、胸怀人民,时刻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而在工作中当好顺风耳,传声筒,处理器,做到有信心、有决心、有诚心、有靶心,更好地走进村居、走进院落、走进楼栋、走进家庭,贴近服务好群众,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一听就明白,一看就知道,一问就清楚,一次就办结,一办就满意的浓厚氛围,进而不断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中来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最终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群众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深入抓好国家的“基层之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到辖区群众,为推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有力保障。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须建理念,创境界。理念是软实力,科学理念能够焕发勃勃生机、化为巨大能量、形成强大硬实力。工作中要把新时代发展理念转化成推动基层组织发展的智慧动力,来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的自治作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特别是春节临近,人员聚集流动增加,防控压力明显加大。基层城乡组织依然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第一线,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支撑。工作中要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进一步紧张起来、重视起来,严阵以待、严防死守。要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强化中高风险地区进入人员的排查管控,落实重点人群应检尽检,防止疫情输入,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要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切实稳妥做好疫情善后工作,防范化解社会矛盾,从而保证基层城乡组织正常运行、和谐稳定;让邻里之间能相互帮助,来彼此温暖、点亮希望、安定人心、凝聚力量,形成团结奋战、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来把基层城乡居民动员起来,辖区内相关单位动员起来,形成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生动局面;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组织疫情防控共同体,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实际效能,进而助力基层治理建设的现代化,为真正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助力。
张凝 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贵阳市修文县党建指导员 修文阳明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