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遗愿 一生的事业
“下海没有那么容易,你不能只想着找钱。单位花钱培养你,你应该为单位做点事情,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得报恩”,这是余丽娜父亲临终前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1982年,“三线二代”余丽娜在贵州省煤田地质局142队参加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单位因超前勘探,任务少,工作清闲,余丽娜与父亲商量,想停薪留职“下海”经商,“我想证明自己,去真正的大风大浪里锻炼一下”。但在一心以单位为家的父亲眼中,女儿这种“不安分”的行为则近于胡闹。双方谁也不能说服谁。就这样,父女之间的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父亲去世的当天。
从左数第四位是余丽娜的父亲 余隆生
“下午还在劝我不要‘下海’,到了半夜,医院就通知我们,爸爸不行了。”说到这,余丽娜的声音有些哽咽。“如果不是太顾工作,我父亲不会那么早就走的。”余丽娜告诉记者,早在十多年前,他父亲因为一次野外工作患上了严重的肺气肿。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遇到冬天野外作业,父亲的肺病就会复发,要靠氧气袋才能继续工作。”
在余丽娜的眼中,父亲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也是不甘落后的一生。“我爸爸什么工作都想拿‘先进’,只要是单位安排的工作,他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父亲离世后,余丽娜才开始慢慢理解父亲当初劝说自己不要“下海”的那份执念。
“六盘水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余丽娜向记者介绍,贵昆线通车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众多老三线人主动的选择。余丽娜的父亲就是1958年第一批从重庆来到六盘水的三线建设者。当时,从全国各地奔赴六盘水的人数超过十万。火车运来了大量的建设物资,也带来了大量的建设人才,将原本一片荒芜的六盘水建成了今天拥有300多万人口的“江南煤都”“十里钢城”。
六盘水航拍 来源:网络
父亲的离世,让余丽娜渐渐意识到,父亲的执念也许就源于六盘水这座城市,因为它凝结了包括父亲在内的数十万三线建设者的心血和信仰。
2017年,55岁的余丽娜与几位“三线二代”共同成立了“三线往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22年,又在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六盘水市三线文化促进会”,余丽娜担任会长。这些年来,为宣传三线文化和更好地照顾三线老人,余丽娜一刻也没有停下。仅在促进会成立以来的两年中,余丽娜和她的团队就开展公益活动110次,慰问三线老人3384人次,进校园宣讲三线文化6次,听课人数达到9815人。“这里面有我爸爸的期望,他想做的事情,当女儿的一定会继续做下去,我不会让他失望。”
余丽娜看望三线老人
童年的记忆 难忘的经历
提到自己要强和不服输的性格,以及现在宣传三线文化、照顾三线老人的选择,余丽娜始终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父亲和童年经历的影响。
在余丽娜的记忆中,父亲自到六枝地勘142队工作之后,就常年奔波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每月只回家休息三、四天。从小就很“野”的余丽娜,特喜欢跟着父亲去野外。父亲工作的时候,她就去附近山上“寻宝”,山上的野菜野果成了她快乐的源泉。也是在这个时期,她亲眼目睹了三线建设者们肩挑背驮、开荒建厂的艰辛与不易。
钻机搬运
那时候,物质条件十分匮乏。余丽娜回忆说:“父亲他们平时吃饭很简单,从工区到钻区一般就带几个馒头、一把辣椒、一点盐巴,辣椒烤熟了沾点盐巴,就着冷馒头、喝几口水就算一顿饭。”水壶里的水喝完了,就在河里灌,没有河的地方,就去老乡的水田里灌,“我喝过那个水,有一股很重的泥腥味,很难下咽,但他们一样喝。”
工作人员修生产运输简易公路
当年勘探队工作的地方既没有公路,更没有铁路,通行十分不便。一到冬天,勘探队的工作和生活就更加艰难。“只要稍稍下雨,黄泥地就会发生凝冻,非常难走,摔跤滑倒是常事。”余丽娜至今还记得这样一次特别的经历,“当时大雪封山,载着钻井设备的大货车在开往工区的路上打滑,全体人员不得不脱下棉大衣,加上车上的被褥,全部垫在车轮底下防止打滑。”尽管一月的寒风刺骨,但是大家都铆足了劲,顾不得寒冷,铺路的铺路,推车的推车,“就这样铺一截,走一截”,最终将车辆设备安全送达工区。这件事给幼小的余丽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第一次对“光荣”有了比较明确的概念。
搭建钻机平台
“那时候大家的想法都很单纯,国家需要就是第一位的。”余丽娜告诉记者,当时钻工打一个六七百米深的孔,可能要打1~3个月。有年冬天,有一口井因为打得很深,必须马上进行物探电测。如果不及时探测,这口井就会发生抱钻、垮塌,33名钻工几个月的辛勤劳动就会白费,还会给国家造成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由于电测的难度较高,有着过硬测井技术的父亲成了大家心中的唯一人选。”余丽娜回忆说,当时她的父亲正在生病,还发着高烧。队领导也非常着急,找到正在卫生所打点滴的父亲,十分为难地告诉他当时的情况。结果,她的父亲没有丝毫犹豫,“不用再讲了,我马上去现场!”
勘探工人的工作场所
就这样,余丽娜的父亲在医护人员陪同下立即赴往工区,在寒冷的钻机边上,拖着病体坚持了一天一夜的电测,直到结果出来才离开。而这次特殊的工作经历也让余丽娜父亲患上了伴随他后半生的肺气肿,直到1993年8月7号,离他60岁的生日还差1天,终因肺衰竭离世。
余丽娜告诉记者,生活中的父亲除了喜欢看书学习,还喜欢研究电器。因为父亲特殊的工作性质,每年有一次去外省体检的机会。“每次他去体检,都会买回来很多电器零件,并无偿给邻居和单位同事们修理和更换。”
余丽娜说,由于父亲眼睛不太好,每次修理都需要人帮他把住零件,然后进行锡焊。因为怕被锡焊烫到,“我们可能会突然哆嗦一下,父亲就会点错,这时,父亲就会责怪我们不跟他学习修理,一点小忙都帮不上。”所以每当看见父亲要修电器的时候,余丽娜几姊妹就会一溜烟地跑开,最后只剩下母亲陪他一起做这个事儿。“尽管我们没有继承到父亲修电器的手艺,但是他那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却深深地烙在我们心里。”
永远的“三线” 永恒的财富
记者采访余丽娜的当天,她刚刚从仁怀“忆三线”酒厂赶到贵阳。由于要为四川大学的几位老师提供一些三线工业方面的资料,加上还要为三线老人筹办一场“金婚”摄影展活动,余丽娜又马不停蹄地从贵阳赶回六盘水。
在同车回六盘水的路上,余丽娜每隔十几分钟就要接一个工作电话。饶是如此,她仍然抽空向记者讲述着这座城市和自己的过去。花甲之年的她没有一点要停下来享受闲适生活的意思,反而像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一样充满干劲。
余丽娜慰问三线老人
一个62岁的“退休人员”为什么还要这样忙碌呢?“有些事是要抢时间的,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我不想给自己留遗憾。”余丽娜告诉记者,目前在六盘水,健在的三线老人还有1万多人。他们中年纪最小的也有70多岁了,甚至还有100多岁的,“每年都会陆续接到老人去世的消息,所以现在就是在抢时间。”
从2017年开始,每逢过年过节,余丽娜和她的团队都会组织慰问三线老人的活动,并给生活困难的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虽然钱不多,但主要是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余丽娜工作照
为了给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扩建做准备,余丽娜的团队目前已经采集了400多位三线老人的音视频和文字资料,“这是讲述六盘水三线建设历史的重要资料,我们也想借此机会,告诉那些曾经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和牺牲的三线人,他们的功绩不会被忘记。”
余丽娜工作照
余丽娜认为,三线建设者给后人留下的不只是丰硕的物质成果,还有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对当下存在的一些时代症结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也许它并不能直接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是它至少能给予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