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境定格 社会开新——清代贵州
清代是贵州历史上剧烈变革的时期。政治上,调整了贵州省域,开展“改土归流”,设置“新疆六厅”。经济上,引入新品,疏浚商道,近现代工业萌芽,贵州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上,多族共融,人文蔚起,英才辈出。晚清社会风云激荡,贵州儿女行不甘后,纷纷投身救亡图存的浪潮。大汉贵州军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封建帝制在贵州的终结,开启了社会新篇章。
“新疆”六厅驻兵表 据白林文《清代贵州“苗疆六厅”治理研究》
“新疆”六厅建置表 据白林文《清代贵州“苗疆六厅”治理研究》
康熙时,全省卫所或并于府县,或改为府县。其中“省卫入县者八,改卫为县者十六,裁守御所为府者一”。康雍年间,贵州省界调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改隶贵州,将毕节以北的永宁(今叙永)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今贞丰、册亨),与广西的荔波、湖南的平溪(今玉屏)、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延续至今。
据杨庭硕 潘盛之《百苗图抄本汇编》绘制
改土归流、开辟“新疆”等举措强化了中央集权,打破了贵州局部地区封闭的状况,促进了各民族的友好往来,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乾嘉年间的《八十二种苗图并说》描绘了各民族和睦同心、共同发展的景象,绚烂的少数民族服饰大多延续着当时的样式,成为今日多彩贵州的靓丽色彩。
《黔苗图说》女官图 反映的是彝族土司时代特定的承袭制度
复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促就了贵州少数民族风格各异的服饰文化。清代“百苗图”增进了外界对贵州的认知,也成为探索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源流的重要画卷。随着历史发展,不同支系少数民族服饰也在演变,以其鲜明的色彩、精巧的技艺、多样的款式与独特的风貌著称于世,成为多彩贵州一张亮眼的名片。
彝族土司绣龙长袍
这件彝族土司服是赫章安姓土司遗物。长袍长142.5厘米,袖口49厘米,腰围76厘米。大襟右衽,齐肩圆领,阔袖,左右开裾。
纹样细节图
纹样细节图
纹样细节图
浅蓝色的领、袖、下摆缎面上绣有龙云花蝶、海潮鱼虾、石榴花、梅花、牡丹花、八卦、变形龙纹等,纹饰十分精美。
纹样细节图
它以实物的形式呈现了清代中央王朝与西南民族地区的政治关系及其政策制度,成为国家统一的历史见证。
制图:王珺璐
资料来源:贵州省博物馆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开馆时间:2月3日起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正常开放,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贵州省博物馆1、2、3楼3个展厅
门票:免费(微信搜索“贵州省博物馆”公众号预约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