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新时代的贵州人丨訚硕:出口规模居行业世界第一背后的技术“大神”

动静原创
1691822400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贵州人,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迎难而上的勇气、主动作为的志气、开拓创新的锐气;从他们的故事里,你能读懂“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因为,他们是新时代的贵州人。
动静原创

“不能只管‘生’,还必须管‘养’”,提到产业应用与科研创新,作为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的訚硕这样告诉动静记者。“我们不应只局限在实验室做理论研究,尤其对于企业来说,一定要到生产一线和市场前线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造福社会。”

回顾技术研发生涯的二十年,訚硕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扎扎实实。

2003年7月,从中南大学冶炼工程与科学专业毕业后,訚硕便开始从事新能源材料技术研发相关的工作。2014年,中伟宣布正式进军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次年,訚硕正式加入该公司。

回忆当时加入公司,訚硕显得有些激动:“当时虽然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是个新兴的产业,但是我比较看好。新能源汽车离不开动力电池,而动力电池离不开前驱体材料,这就与我的专业关联上了,我的这个想法也与邓伟明董事长不谋而合,就这样我毅然加入中伟,为新生的新能源产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令訚硕没想到的是,他刚一加入进来便迎来一场“硬仗”。

2015年12月,公司首个基地首座车间迎来调试生产,这是公司的第一个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全新的工艺、全新的设备、全新的工艺技术人员,而且大多数员工还是应届毕业生。与许多企业的研发不一样,中伟的研发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因此,调试生产确保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公司研发的一项重要任务。

接到任务后,訚硕每天早6晚12在车间一线高强度工作了3个月,最终保障新车间如期产出合格产品,且之后一直保障新车间生产。2016年8月,新车间月产实现180吨,同年12月,车间月产更是达到700吨,远超车间设计产能,而当时国内最大厂商的月产能都没有超过1000吨。

从2015年进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来,訚硕主持完成了20多个关键性的项目和10多项基础性和应用性技术项目,承担了10多个产业化项目的技术设计与指导,节能增产增效明显,为公司创造数十亿元价值。

2020年,他主持开展《高性能动力电池超高镍NCA三元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完成超高镍NCA前驱体制备工艺,研制出国内镍含量最高的三元前驱体产品,有效提高了电池容量,填补了国内在超高镍前驱体领域的空白;2021年,主持开展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

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荣誉留人,让人才成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作为团队“领头雁”,訚硕一直非常注重后备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短短几年中伟研究院从最初的不到百人已突破600人,博士、硕士占比不断提升,科研人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让科研人员能操作、懂技术、会理论、晓市场,让企业人才更加复合,与制造、与产业市场形成高效联动”,訚硕说。

在訚硕担任院长以来,研究院现已完成100多个创新项目的开发,实现2000多个新品研制,使公司成功进入世界500强高端供应链体系,是三元前驱体技术领域的行业引领者,技术水平领先,出口规模位于全球第一。

当记者问到在企业做科研创新什么是最重要的时,訚硕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主要有两点:一是找对方向,二是系统研究,两者缺一不可。”

在技术创新路上勇毅前行!2022年,中伟前驱体出货量、出口量已经位列行业第一。随着中伟前驱体材料不断应用在全球许多知名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上,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绿色能源,訚硕的这一希冀也正在实现。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记者

代丹妮

编辑

代丹妮

责编

李佳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