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央媒看贵州丨农民日报:贵州清镇市探索村集体经济“1+1”发展模式观察

《农民日报》
1686374400
今天(6月10日),《农民日报》刊发新闻《富民强村,咱有“看家本领”——贵州清镇市探索村集体经济“1+1”发展模式观察》,文章说,近年来,清镇市始终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积极探索推行“村集体经济+其他经济主体”的“1+1”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在全市选取两个乡镇和10个村作为发展试点村,走出一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市委摆“擂台”,支书亮“武艺”。近日,贵州省清镇市开展探索推进村集体经济“1+1”发展模式试点村支书“擂台比武”活动,10个村集体经济“1+1”发展模式试点村党支部书记轮番上台,秀出“看家本领”,亮成绩、讲经验、比发展、拼思路。

“擂台比武就是要让农村发展带头人学有榜样、做有标杆,以新的思路促转型、以新的办法解难题。”贵阳市政协副主席、清镇市委书记付涛说。近年来,清镇市始终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积极探索推行“村集体经济+其他经济主体”的“1+1”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在全市选取两个乡镇和10个村作为发展试点村,走出一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1+1”发展有“主心骨”

为什么要搞村集体经济“1+1”,流长苗族乡黑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凡金感触最深。“几年前,黑土村没有任何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群众怨气大,村‘两委’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跟。”曾凡金说。

集体空,没人听;集体有,跟着走。2021年,村“两委”换届,曾凡金立志让黑土村变个样子。经过不断外出考察学习,村“两委”立足黑土村生态好、林地广的优势,经过反复比选和论证,最终决定发展林下赤松茸种植和林下生态鸡养殖项目。

“刚开始‘众筹’股金时,大家对村集体经济‘1+1’模式不理解,都持观望态度,没有一户愿意参与,他们担心种不出来、卖不出去。”曾凡金说。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曾凡金意识到,只有村干部做好表率,村民才能信服。“于是我自己第一个拿出10万元入股,并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入股。看到村‘两委’带头入股,村民对‘1+1’试点项目也逐渐‘热心’起来,你家1万元,我家8000元,入股资金也越来越多。”曾凡金说。

在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1+1”起步阶段,站街镇小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军也遭遇了群众不支持、不参与的难题。为了破解难题,刘军开好村“两委”班子会统一思想,然后组织召开党员、村民组长、群众代表参加的动员大会,凝聚关键人的力量。最后,由村干部和各组党员、组长、群众代表分别到13个村民小组召开坝坝会,进一步激发村民入股热情。“去年,我们准备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时,消息才传出去,就有10多个村民找上门来,表示要入股。一个星期之内,就有1447名村民出资66.45万元,入股持有村混合所有制公司44.3%的股份。”刘军说。

为了护航村集体经济“1+1”顺利实施,清镇市明确“书记领衔谋、支部具体抓、党员带头干”的工作思路,提出“1+1”试点是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的“一号工程”,将试点任务作为党建成效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的重要内容,并从市委组织部选派12名党建指导员、农业农村局选派11名产业指导员下基层指导,明确12家单位与试点单位结对子实行“结对人员捆绑、结对任务捆绑、考核结果捆绑”,助力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推动试点村实现集成示范。

产业兴旺,村集体经济“1+1”发展有“硬支撑”

“去年,我们邀请了贵州医科大学老师来调研药材种植项目,由于我们村坡度较大,无法成规模种植。后又邀请了百盛农业来调研林下种植项目,因水源保护区限制无法修建冷库而‘流产’。”在一次次失败中,红枫湖镇塘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耀菊明白了一个道理:发展产业必须因地制宜才有出路。

“我们发现闲置的模范大塘水域水质优良,具备生态养殖垂钓的充分条件。我们决定将20亩水塘打造为娱乐垂钓基地。”耀菊说,我们成功构建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干部+村民”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20万元,村支“两委”人员和村民出资10万元组建塘边村宏塘发展有限公司,预计今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可达54.5万元。

王庄乡小坡村摸清“四块地”的底数,明确了以“生态有机水果为主、家禽养殖为辅、两红文化带动”的产业发展路子。邀请贵阳农投集团、清镇农投等龙头公司,与小坡村合作社共同组建贵阳启顺达商贸有限公司。“我们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开展奶牛、蛋鸡养殖、辣椒种植,2023年预计可增加48万余元的村集体收入。”小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仕飞说。

暗流镇暗流河村农业产业基础好,毗邻景区,交通便利。“我们依托韭黄公司的成熟产业链、商业模式,遵循小车跟着大车走的道理,和韭黄公司签订韭黄‘产业倒包’协议,发展韭黄返租倒包项目,共计50余亩,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30余万元。”暗流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宽珍说,下一步,我们将建立智慧基地,推动韭黄高效管理,并发展农耕体验项目,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用好收益,村集体经济“1+1”发展有“真实惠”

“我们用村集体经济收益为全村80岁以上老年人、7岁以下儿童缴纳合作医疗,奖励本村考取二本以上大学的学生。”犁倭镇石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韦良凯说。石牛村在他带领下,积极探索大棚种植韭黄项目,项目获益后,村集体部分新增收益优先用于公益事业。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2022年4月,卫城镇犀牛村成立清镇市黔耘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是清镇市第一家党组织领办的专业农机合作社。“截至2022年底,农机合作社共实现经营性收入112万元,纯利润达42万元,我们举行了分红大会,成为清镇市首个村集体经济分红的‘榜样村’,共计给登记在册的3763名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197236元。”犀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丹说。

怎样将集体经济“1+1”发展成效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新店镇鸭池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修国有自己的“算盘”。

近年来,鸭池河村以“积分制”作为树立文明新风尚的利器,创新实施“一元钱”计划,由村党支部牵头,党员作示范、群众自发参与,大家根据个人的意愿进行捐款,1元、5元、10元、100元不等,款项用于农村“五治”奖励。对优秀等次的农户颁发“最美鸭池河人”流动红旗,还可凭所获积分在指定的“红军渡”超市兑换100元以内生活用品。

“在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后,进一步壮大积分管理资金池,有力保障了‘积分制’的长期实施,在全村掀起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治风’氛围。”郭修国说。

为全面调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清镇市出台奖励办法,对村集体经营收益高于30万元的村,允许按照村集体经营收益10%的比例对集体班子进行奖励,并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奖励资金分配。

编辑

吴雷

责编

飞宇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